[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喷流阳极的电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2038.2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2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翁振国;侯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宏实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08 | 分类号: | C25D5/08;C25D17/00;C25D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阳极 喷流 被镀物 喷流装置 阳极膜 阴极 本实用新型 电镀装置 电镀 电镀槽 喷流板 治具 无用功 矩形阵列分布 伸缩套管 耗电量 槽电压 喷流嘴 水阻力 通孔 远端 施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喷流阳极的电镀装置,包括电镀槽,电镀槽内放置有阴极治具、被镀物、喷流阳极,被镀物设于阴极治具的内侧,喷流阳极设于被镀物的一侧;所述喷流阳极包括喷流装置、阳极膜,喷流装置与阳极膜通过伸缩套管连接且设置在被镀物的远端,阳极膜呈方形或圆形,阳极膜上开设有矩形阵列分布的通孔,喷流装置包括喷流板和固定在喷流板上的喷流嘴。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阳极和喷流装置组合成喷流阳极,大幅缩短与被镀物的距离,不仅降低了克服水阻力的无用功,增加了喷流效果,只需施加较小的槽电压即可达到相同的电镀效果,降低了耗电量,缩短了电镀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喷流阳极的电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半导体/半导体封装/被动元件/PCB技术快速发展。立体封装堆叠技术要求电镀有很高的可用电流密度;扇出封装、被动元件、PCB等对电镀均匀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业电镀也希望有很高的电流密度以提高产量。通过电镀药水本身的改良已经无法满足这方面的要求,需要设备的配合以改善均匀性并提高电流密度。
目前电镀设备中阳极和喷流是两个不同的部件,实际使用过程中两者会产生相互干扰,阳极在前则喷流装置距离被镀物的距离太远,质量传输效率降低;喷流装置在前则会导致遮蔽影响电力线分布。此外,为了提高电流降低阴极膜的厚度,研发人员采用不同方法来强制溶液对流,Eductor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也有使用机械扰流或阴极运动的方式。以上方法虽然使电镀速度均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都因为阴阳极的距离太远而效果不理想,喷流阳极可以把阴阳极贴近,可以增加流速,成倍增加电流密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喷流阳极的电镀装置,通过将阳极和喷流装置组合成喷流阳极,大幅缩短与被镀物的距离,不仅降低了克服电镀液阻力的无用功,增加了喷流效果,只需施加较小的槽电压即可达到相同的电镀效果,降低了耗电量,缩短了电镀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喷流阳极的电镀装置,包括电镀槽,电镀槽内放置有阴极治具、被镀物、喷流阳极,被镀物设于阴极治具的内侧,喷流阳极设于被镀物的一侧;所述喷流阳极包括喷流装置、阳极膜,喷流装置与阳极膜通过伸缩套管连接且设置在被镀物的远端,阳极膜呈方形或圆形,阳极膜上开设有矩形阵列分布的通孔,喷流装置包括喷流板和固定在喷流板上的喷流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流嘴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通孔的内侧设有凹陷部,通孔的外侧设有凸出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孔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方形时尺寸为2-4mm×2-4mm,圆形时直径为2-4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流阳极与被镀物间的距离为0.8-1.2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喷流阳极的电镀装置,在电镀槽内放置阴极治具、被镀物、喷流阳极,其中喷流阳极由喷流装置和阳极膜组合而成,且大幅缩短与被镀物的距离,传统电镀阴阳极距离15-20cm,喷流阳极可大幅缩短阴阳极距离,甚至达到1cm以内,距离缩短后降低了克服水阻力的无用功提高了效率,同样的耗电量即可达到几倍甚至10倍以上的喷流效果;同时由于阴阳极间距离缩小,电镀的内阻显著降低,因而只需施加较小的槽电压,即可达到相同的电镀效果。
2、喷流阳极与被镀物的距离很近,流速高,使可用电流密度成倍的增加,电镀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电镀设备产出。
3、阵列分布的喷流嘴可以透过阳极膜上的通孔均匀喷流,而且通孔的内外侧分别设置的凹陷部和凸出部可以先减缓喷流速度,沿着凸出部射出后增大射出半径,使得电镀的均匀性好。
4、多种形状的阳极膜和通孔可以根据被镀物的形状尺寸进行选择,以便更加均匀地电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实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宏实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20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铸模型表面电镀装置
- 下一篇:升降加热结构的脱脂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