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自适应太阳能追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0221.9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4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宫景丽;郭健;陈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3/20 | 分类号: | G05D3/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电池板 俯仰电机 控制器 太阳能追踪装置 水平支架 单片机 自适应 能量转换 自动跟踪太阳光 本实用新型 光照传感器 受外界环境 太阳能装置 耗材减少 集光能力 设备供电 太阳能板 旋转电机 载物平台 太阳光 底端 太阳能 垂直 加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自适应太阳能追踪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中心位置和四周的光照传感器、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底部相连的水平支架、与所述水平支架底端相连的俯仰电机、与所述俯仰电机底部相连的载物平台、位于所述载物平台上的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旋转电机,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俯仰电机相连。如此设置,本装置能够自动跟踪太阳光的运动,保证太阳能装置的能量转换部分所在的平面始终与太阳光保持垂直,从而提高太阳能板的集光能力,使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最大限度的收集太阳能,并可以提供稳定的为其他设备供电,稳定性高,容易加工,耗材减少,受外界环境影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发电利用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自适应太阳能追踪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广泛用于世界各地的能源,同时太阳能又是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加强太阳能的开发,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也有重大的意义。目前,限于资金和科技水平,太阳的能量只有很小的比例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现在太阳能最常用的功能是用于发电,但现有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大多是以固定的角度放置于地面,无法实现随太阳的移动而转动,这样给太阳能发电的推广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随着光伏发电材料—单晶/多晶硅等的问世,转换效率虽有所提高,但在工程实践中电池板的利用率却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有研究表明,单轴太阳能追踪系统比固定式系统能增加20%的功率输出,而太阳能电池板双轴自动追踪系统比固定式系统能增加40%的功率输出。
鉴于此,确有必要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自适应太阳能追踪装置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集太阳能收集、储存、追踪于一体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自适应太阳能追踪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自适应太阳能追踪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中心位置和四周的光照传感器、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底部相连的水平支架、与所述水平支架底端相连的俯仰电机、与所述俯仰电机底部相连的载物平台、位于所述载物平台上的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旋转电机,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俯仰电机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载物平台上还设有稳压器,所述稳压器内部设有稳压输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的一侧连接有控制导线,所述控制导线与所述俯仰电机和所述旋转电机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自适应太阳能追踪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载物平台且设置于所述旋转电机上的竖直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自适应太阳能追踪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旋转电机底部相连的基座,所述基座用于支撑所述旋转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中的单片机采用宏晶科技STC89C52RC系列产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照传感器采用罗姆半导体BH1750FVI系列产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为晶科制造,尺寸为285mm×18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检测光源位置,驱动步进电机,能够自动跟踪太阳光的运动,保证太阳能装置的能量转换部分所在的平面始终与太阳光保持垂直,从而提高太阳能板的集光能力;在间歇性跟踪上保证跟踪不出现累积误差,跟踪速度迅速,跟踪后能迅速停止,不产生多余动作耗能;在天气改变或者季节改变影响到电池板装换效率时,能够判断一些不利情况,从跟踪方式转变为固定式减少能耗;可以提供稳定的5V电压输出为其他设备供电;具有高稳固程度,易加工,耗材少,受外界环境影响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02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无人机桥梁检测航线规划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自动化蒸汽流量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