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张力医用敷贴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0353.6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3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廖天南;文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曾克;李晓英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型层 透明基膜 凸条 粘贴 本实用新型 伤口愈合 外界污染 医用敷贴 抗菌膜 留置针 深静脉 银离子 粘贴面 导管 底面 敷贴 接缝 可用 牵拉 平行 伤口 皮肤 感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张力医用敷贴,包括透明基膜和离型层,所述透明基膜底面为粘贴面,粘贴面上平行、间隔设有两条凸条,凸条与透明基膜的边缘有间隔,离型层盖在透明基膜的粘贴面上;所述离型层分为两半,分别为离型层A和离型层B;离型层A和离型层B的接缝位于两条凸条之间;透明基膜为银离子抗菌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伤口位于两条凸条之间,减轻透明基膜对两条凸条之间皮肤的牵拉,减轻敷贴张力,隔绝外界污染,避免感染。可用于伤口愈合期的保护,以及留置针和深静脉导管的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张力医用敷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医用无菌透明贴膜不翘边,防渗漏效果好,所以得到广泛使用。众所周知,伤口部位所受张力的大小对伤口疤痕的产生有明显的影响,现有的医用无菌透明贴膜张力大,伤口处易产生疤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无张力医用敷贴,可以减轻无菌透明贴膜的张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张力医用敷贴,包括透明基膜和离型层,所述透明基膜底面为粘贴面,粘贴面上平行、间隔设有两条凸条,凸条与透明基膜的边缘有间隔,离型层盖在透明基膜的粘贴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离型层分为两半,分别为离型层A和离型层B;离型层A和离型层B的接缝位于两条凸条之间。
优选地,接缝位于两条凸条之间中央的位置。
进一步的,接缝为波浪形。
其中,离型层为透明材质。
进一步的,离型层A和离型层B在接缝处的边缘均设有着色层。
进一步的,透明基膜和离型层均为矩形且顶角处倒圆。
其中,凸条与透明基膜的其中两条边平行。
优选地,透明基膜为银离子抗菌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伤口位于两条凸条之间,减轻透明基膜对两条凸条之间皮肤的牵拉,减轻敷贴张力,隔绝外界污染,避免感染。可用于伤口愈合期的保护,以及留置针和深静脉导管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未撕开离型层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撕开部分离型层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透明基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两半离型层拼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未撕开离型层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撕开部分离型层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透明基膜、2-凸条、3-离型层、4-着色层、31-离型层A、32-离型层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无张力医用敷贴,包括透明基膜1和离型层3,透明基膜1底面为粘贴面,粘贴面上平行、间隔设有两条凸条2,凸条2与透明基膜1的边缘有间隔,离型层3盖在透明基膜1的粘贴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03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量子医用创伤自粘敷料贴
- 下一篇:一次性可调节式防压型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