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米外观品质检测的整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77148.4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6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芳;张玲;庞月红;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板 扫描底板 外观品质检测 本实用新型 整列装置 米粒 大米 孔洞 采集图像 光学性能 图像处理 外观图像 嵌入孔 准确率 嵌合 入孔 贴合 采集 保证 清晰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大米外观品质检测的整列装置,置包括孔板和扫描底板,所述孔板与扫描底板嵌合良好,本实用新型对现有采集图像有益,孔板的孔洞大小设计能够保证米粒能掉入孔中,且每个孔中保证基本是一粒,避免了两颗米竖在一个孔板里的情况,扫描底板光学性能优良,且与孔板贴合良好,使米粒嵌入孔板而落于扫描底板上。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整列装置更加实用,操作方便,效率高,便于采集清晰的单颗米粒的大米外观图像,便于图像处理,以提高大米外观品质检测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粮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米外观品质检测的整列装置。
背景技术
大米外观检测是大米品质检测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大米外观品质检测方法主要是人工检测,这种检测方法局限在于完全依靠目测,分类准确率不高,主观性强,效率不高,随意性大,误差较大。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大米外观品质进行检测分析,具有快速便捷、客观性强、结果准确等优势。而采集图像的米粒粘结程度对图像处理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借助整列装置来分离米粒。
目前市面上的整列装置,包括玻璃板和嵌合在玻璃板四周框架上的孔板,孔板通常采用塑料材质,形变程度较大,与框架的嵌合度不好,容易翘起,使用时,需要双人配合,一人用双手捏持住孔板与玻璃板,利用拇指和四指将孔板嵌合在框架内,使孔板与玻璃板贴合,力度稍有不够,孔板与玻璃板贴合不好就会留有空隙,米粒便会在孔板下方窜动,不能保证米粒的良好分离,然后另一人向孔板上洒米,才能完成米粒整列的工序。而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孔板上下面容易磨损,磨损后,会造成孔板与玻璃板之间的贴合度不好,也会出现米粒在孔板下方窜动的情况。另外,孔板上供米粒下漏的孔洞容易出现两颗米竖在同一个孔洞里的情况,需要手工分离米粒,操作不够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大米外观品质检测的整列装置,通过将孔板上的孔洞设计成上大下小结构,避免了两颗米竖在同一个孔洞里的情况,使分离过程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大米外观品质检测的整列装置,包括孔板和嵌合在孔板下方的扫描底板,所述孔板上设有若干个孔洞,所述孔洞呈长圆形且包括上孔和下孔,根据LS/T6116-2017《大米粒型分类判定》,针对长粒米,所述上孔的长为8.5mm~10.5mm、宽为3mm~4mm、高为0.8mm~1.5mm,所述下孔的长和宽均比上孔少0.5mm~1.5mm,下孔的高比上孔多0.5mm~1.5mm;针对中短粒米,所述上孔的长为7mm~9mm、宽为4mm~5mm、高为0.8mm~1.5mm,所述下孔的长和宽均比上孔少0.5mm~1.5mm,下孔的高比上孔多0.5mm~1.5mm。
进一步的,各所述孔洞之间的横向间隙是0.8mm~1.8mm,纵向间隙是0.8mm~1.8mm。
进一步的,所述孔板的材料为金属或其他硬质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孔板的材料为铝合金。
进一步的,所述扫描底板的材质为浮法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孔板上下面的四周均设有凸起,所述扫描底板嵌合所述凸起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的高度为2-3mm。
进一步的,所述扫描底板呈矩形,其四个角均设有第一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的内侧的四个角设有与所述第一倒角形状配合的第二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孔板的两侧设有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71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用农田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检测键合线放线顺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