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式车辆、车轮总成及其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7697.3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9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耐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00 | 分类号: | B60B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7***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辐 侧边 筋板 轮辋 支撑件 轮式车辆 轮毂 外壁 本实用新型 车轮总成 过渡边 内壁 车辆总成 内壁贴合 同轴设置 中心通孔 周向分布 贴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包括支撑件、与中心通孔同轴设置的轮辋、多个轮辐、设置于每个轮辐与轮辋的内壁之间的夹角内的第一筋板及设置于每个轮辐与支撑件的外壁之间的夹角内的第二筋板。多个轮辐沿轮辋的周向分布。每个轮辐的两端分别与轮辋的内壁及支撑件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筋板包括相邻的两个第一侧边及连接两个第一侧边的第一过渡边。两个第一侧边分别与轮辐及轮辋的内壁贴合。第二筋板包括相邻的两个第二侧边及连接两个第二侧边的第二过渡边。两个第二侧边分别与轮辐及支撑件的外壁贴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总成及轮式车辆。第一筋板及第二筋板的设置,使得上述轮毂、车轮总成及轮式车辆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轮毂的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轮式车辆、车轮总成及其轮毂。
背景技术
助力车、自行车、摩托车等轮式车辆具有体积小、应用灵活的特点,被经常应用于路况较为复杂的工作环境。轮毂作为轮式车辆整车加工中必不可少的部件,为了减轻轮毂重量,传统的轮毂通常采用多个细小的辐条连接轮辋及轴套的结构。
但是由于这种结构的辐条数量多,且辐条较为细小。在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辐条极易因碰撞、颠簸等而发生损坏的情况。而且,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热胀冷缩等原因使得多个细小的辐条极易变得长短不一,进而容易使轮毂发生变形。因此,传统的轮毂的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轮毂可靠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靠性好的轮式车辆、车轮总成及其轮毂。
一种轮毂,包括:
支撑件,具有中心通孔;
呈圆环状的轮辋,与所述中心通孔同轴设置;
多个轮辐,沿所述轮辋的周向分布,每个所述轮辐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轮辋的内壁及所述支撑件的外壁固定连接;
每个所述轮辐与所述轮辋的内壁之间的夹角内设置有第一筋板,且所述轮辋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筋板的表面,所述第一筋板包括相邻的两个第一侧边及连接所述两个第一侧边的第一过渡边,所述两个第一侧边分别与所述轮辐及所述轮辋的内壁贴合;及
每个所述轮辐与所述支撑件的外壁之间的夹角内设置有第二筋板,且所述轮辋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筋板的表面,所述第二筋板包括相邻的两个第二侧边及连接所述两个第二侧边的第二过渡边,所述两个第二侧边分别与所述轮辐及所述支撑件的外壁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所述轮辋、所述轮辐、所述第一筋板及所述第二筋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所述轮辋、所述轮辐、所述第一筋板及所述第二筋板均为塑胶复合材料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辐的表面设置有沿所述轮辋的径向延伸的凸条,所述凸条沿所述轮辋的轴线突出于所述轮辐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辋的外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网状加强筋,所述网状加强筋沿所述轮辋的周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轴套、与所述轴套同轴设置的双环结构及连接所述轴套与所述双环结构的加强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渡边及所述第二过渡边均呈内凹的圆弧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呈筒状的金属镶件,所述金属镶件收容并固定于所述中心通孔。
一种车轮总成包括:
轮毂;
轮胎,套设并固定于所述轮辋。
一种轮式车辆,包括:
车体,主要起支撑及固定作用;
车轮总成,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车体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耐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耐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76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强型行李车轮毂
- 下一篇:一种搬运车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