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铁路桥梁组合减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54712.0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9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吉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世林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体 上钢板 上气缸 下钢板 下气缸 减震 高速铁路桥梁 本实用新型 减震结构 减震组件 气囊连通 上活塞 下活塞 弹簧 气囊 气缸 连接杆连接 弹簧连接 减震效果 平行设置 气体压缩 相对设置 充放气 连接杆 气囊腔 气泵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高速铁路桥梁组合减震结构,其包括上钢板和下钢板,上钢板与下钢板平行设置,上钢板与下钢板之间的两侧均设有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上气缸缸体和下气缸缸体,上气缸缸体与下气缸缸体相对设置且通过弹簧连接;上气缸缸体的气缸内设有上活塞,下气缸缸体的气缸内设有下活塞;上活塞与下活塞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穿过弹簧内侧;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设有气囊,气囊连通上气缸缸体,气囊连通下气缸缸体,气囊下方设有用于给气囊腔充放气的气泵。本实用新型弹簧减震和气体压缩减震的方式,减震效果较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桥梁减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速铁路桥梁组合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轨道交通也随之得到飞跃式发展,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铁路桥梁,其结构及相关细节的处理直接影响到铁路桥梁的使用安全及寿命。当火车飞速通过铁路桥梁时,桥梁各部件间会产生震动及构件形变,这就要求对铁路桥梁的接缝进行减震处理,以减少火车通过时对构建造成的伤害,延长铁路桥梁寿命。目前现有的铁路桥梁减震装置较为简单,减震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提供一种高速铁路桥梁组合减震结构,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铁路桥梁组合减震结构,其包括上钢板和下钢板,上钢板与下钢板平行设置,上钢板与下钢板之间的两侧均设有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与上钢板连接的上气缸缸体和与下钢板连接的下气缸缸体,上气缸缸体与下气缸缸体相对设置且通过弹簧连接;上气缸缸体的气缸内设有上活塞,上气缸缸体与上活塞间形成第一压缩腔,下气缸缸体的气缸内设有下活塞,下气缸缸体与下活塞间形成第二压缩腔;上活塞与下活塞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穿过弹簧内侧;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设有气囊,气囊内设有气囊腔,气囊腔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第一压缩腔,气囊腔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第二压缩腔,气囊下方设有用于给气囊腔充放气的气泵。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钢板、下钢板和设于上、下钢板之间的相关组件能够较佳地构成减震结构,该减震结构能够较佳地设置于桥墩与桥梁之间,从而使桥梁处所受到的震动能够较佳地被本实用新型的减震结构缓冲,这就能够有效地对桥梁减震。
另外,由于上钢板和下钢板中部的两侧均设有减震组件,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减震结构在进行减震时能够保持较佳的平稳性。
尤为重要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减震组件能够包括上气缸缸体、上活塞、下气缸缸体和下活塞,且上气缸缸体与下气缸缸体间能够通过弹簧连接,从而能够较佳地形成弹簧减震机构;另外,上活塞与上气缸缸体间能够设有第一压缩腔、下活塞与下气缸缸体间能够形成第二压缩腔,且上活塞与下活塞能够通过一连接杆进行连接,从而能够较佳地形成气压减震机构;这使得,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工作时,弹簧减震机构和气压减震机构能够同时工作,这就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具备较佳的减震能力和较佳的减震平稳性。
此外,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均能够与一气囊内部的气囊腔进行连通,且气囊腔内能够设有具有一定压力值的气体,这就使得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减震时,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内的压力值能够保持基本相同且压力范围波动较小,从而能够进一步地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平稳性。
另一方面,气囊下方还设有用于给气囊腔充放气的气泵,从而能够较佳地对气囊腔的内压进行调整,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较佳地根据实际工作要求进行适应性调节。
作为优选,上气缸缸体侧壁和下气缸缸体侧壁均设有接头,第一连接管连接上气缸缸体侧壁的接头,第二连接管连接下气缸缸体侧壁的接头。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接头的设置,使得第一连接管或第二连接管能够较为方便地设于上气缸缸体或下气缸缸体处,从而能够较佳地便于装配。
作为优选,气囊腔内设有与一控制器连接的一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气囊腔的压力并传输压力数据给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传输的数据控制气泵是否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世林,未经吉世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4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防撞墙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安拆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