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客车构架射线探伤辅助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37015.4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4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萍;赵玉雷;蔡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客车 高度调节丝杠 角度调节装置 工字形轨道 四轮小车 支撑座 构架 电磁吸盘 辅助工装 射线探伤 固连 无损检测技术 圆柱筒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 均匀固定 运营安全 固定端 探伤机 外侧壁 转动端 转向架 上端 检测 安全 | ||
轨道客车构架射线探伤辅助工装涉及轨道客车转向架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其包括工字形轨道、四轮小车、高度调节丝杠、支撑座、角度调节装置和多个电磁吸盘;四轮小车的底部置于工字形轨道内,多个电磁吸盘均匀固定在工字形轨道底部的四个角;角度调节装置的底部固定在四轮小车上端面的中心位置,高度调节丝杠的固定端与角度调节装置的顶部固连,高度调节丝杠的转动端与支撑座外侧壁的中部固连;支撑座为圆柱筒状结构。本实用新型实现探伤机稳定地在轨道客车构架的上方运动,操作便捷,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检测质量,保障轨道客车的运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客车转向架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客车构架射线探伤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轨道客车构架进行射线探伤时,缺少固定工艺装备,需将探伤机放在两个简易纸箱上实施探伤操作。实际生产时,每进行一个构架焊缝探伤结束,须将探伤机取下,挪动纸箱位置后,再将探伤机重新放在纸箱上实施下一个焊缝探伤。此种探伤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操作时纸箱未固定,射线探伤机摆在纸箱上,存在因纸箱倾斜导致射线探伤机滑落而损坏设备、伤害探伤人员的隐患。2、因纸箱未固定,构架探伤时,射红探伤机摆放不稳定、角度不能够旋转,直接影响探伤底片的合格率,进而影响探伤工作质量的稳定性,存在漏检缺陷,给轨道客车行车安全造成隐患。3、每个构架的射线探伤操作过程需要两个人16次搬运射线探伤机,劳动强度较大。4、构架射线探伤时每件需要两小时完成,工作效率低下,不能够满足公司快节奏的生产形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探伤方式存在的探伤机易滑落、角度不能转动、存在漏检缺陷、需要反复搬运探伤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客车构架射线探伤辅助工装,实现探伤机稳定地在轨道客车构架的上方运动,操作便捷,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检测质量,保障轨道客车的运营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轨道客车构架射线探伤辅助工装,其包括工字形轨道、四轮小车、高度调节丝杠、支撑座、角度调节装置和多个电磁吸盘;四轮小车的底部置于工字形轨道内,多个电磁吸盘均匀固定在工字形轨道底部的四个角;角度调节装置的底部固定在四轮小车上端面的中心位置,高度调节丝杠的固定端与角度调节装置的顶部固连,高度调节丝杠的转动端与支撑座外侧壁的中部固连;支撑座为圆柱筒状结构。
上述电磁吸盘主要由电磁铁、给电磁铁供电的充电电池以及将电磁铁和充电电池固定的方盒构成。
上述角度调节装置主要由上方设有凹槽的支柱体和螺栓构成,高度调节丝杠的固定端下部和上述凹槽的两侧均设有螺孔,高度调节丝杠的固定端下部插入上述凹槽内,并通过螺栓与螺孔的配合锁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降低了安全风险:该工装通过工字形轨道放置于构架之上,接触面积大,稳定性好,且设有电磁吸盘,通电后工字形轨道与构架紧密连接,不会滑落。
2、提高探伤质量稳定性,保障轨道客车运营安全。该工装利用四轮小车和工字形轨道的配合,可以使探伤机自由到达任意焊缝之上,并可以通过高度调节丝杠调整探伤机与构架之间的距离,从而获得最佳的拍摄胶片,获得了更好的探伤效果,及时发现构架焊接缺陷,防止不合格品装车使用。
3、降低了劳动强度:使用该工装后,只需要在探伤前将探伤机搬至工装上,即可完成构架的全部探伤,无需多次搬运探伤机。
4、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用该工装后,只需要探伤前的一次安装,即可完成构架所有焊缝的检测,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目前每个构架的探伤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压缩到1小时,探伤效率为原来的2倍,在保证了生产进度的同时,也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轨道客车构架射线探伤辅助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370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基填筑质量快速测定系统
- 下一篇:一种工业CT多转台扫描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