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多通道结构耐久试验中减震器水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9412.7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8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关平;宫海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套主体 减震器 温度报警器 出水管 进水管 水冷机 多通道结构 温度传感器 耐久试验 水冷装置 水套 下端 报警控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 偏心圆柱体 储水空腔 控制器电 控制器 循环水 圆柱面 月牙形 柱体 媒介 发送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多通道结构耐久试验中减震器水冷装置,包括水套、水冷机、用于检测减震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报警器和用于在温度值超过设定温度值时发送报警控制信号至温度报警器、并控制水冷机开启的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温度报警器和水冷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水套包括水套主体,水套主体的截面呈月牙形柱体,水套主体与减震器组合成一偏心圆柱体,水套主体的内部形成储水空腔,水套主体的内侧圆柱面半径略大于减震器的外径,水套主体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均自水套主体的顶部插入,进水管的下端伸至水套主体的下部,出水管的下端伸至水套主体的上部。用循环水作为媒介,带走减震器的热量,从而达到减震器降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通道结构耐久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通道结构耐久试验中针对减震器容易过热而设计的一种减震器水冷装置。
背景技术
多通道结构耐久试验,基于车辆试验场的路谱,在具有多自由度的液压轴耦合台架上复现路谱,完成台架上的结构耐久试验。台架试验具有试验周期短,与道路试验效果一致性较好的优势。
试验过程中,减震器的损耗较大,主要是因为试验过程中减震器因垂向载荷变化较快,减震器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采取冷却措施,会导致减震器完全失效。
道路试验中减震器可以借用风力冷却和涉水冷却等方式。并且道路试验,由于人员、场地等因素,试验并非24H连续进行,试验间隔减震器的温度即可以下降。而台架试验为24H连续试验,更需要加大冷却力度,减低减震器因温度过高损坏的频次。
试验成本方面,开发阶段减震器的价格比批量供货阶段要高,因此试验所需的备件成本较高,而且试验过程中频繁更换减震器,试验需暂停,平均每次更换时间为1小时,从而导致的等效经济损失,可以参考现在行业内多通道试验的委外价格水平,试验费用单价为2400元/小时(24通道试验,12通道试验为1400元/小时)。
现在行业内均采用压缩空气风冷的冷却手段,但实际上现行的风冷措施的冷却效率不高,还需额外的试验各子路况之间加入35-55S不等的暂停冷却时间,从而使整个试验周期相应延长,影响设备使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多通道结构耐久试验中减震器水冷装置,用循环水作为媒介,带走减震器的热量,从而达到减震器降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多通道结构耐久试验中减震器水冷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水套、水冷机、用于检测减震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报警器和用于在温度值超过设定温度值时发送报警控制信号至温度报警器、并控制水冷机开启的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温度报警器和水冷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水套包括水套主体,所述水套主体的截面呈月牙形柱体,所述水套主体与减震器组合成一偏心圆柱体,所述水套主体的内部形成储水空腔,所述水套主体的内侧圆柱面半径大于减震器的外径,所述水套主体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自水套主体的顶部插入,且进水管的下端伸至水套主体的下部,出水管的下端伸至水套主体的上部,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水冷机的出水口和进水口连接。
较佳地,所述水套主体的内部中间设有一轴向的隔层,所述隔层的下端与水套主体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以便冷却水流通。
较佳地,所述水套主体采用铝。
较佳地,所述水套主体为一体式结构。
较佳地,所述水冷机包括压缩机、水泵、水箱和蒸发器。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94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丁苯胶乳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成二氧化碳分离模块的天然气液化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