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9112.0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2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游建凯;周明强;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畿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黄玉珏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焊接方式 界面液位计 油水分离器 输入管道 本实用新型 空气压缩机 排气管道 导油管 降液管 油水分离效果 圆形筒状结构 油水分离 法兰 油水 改进 | ||
1.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包括:主体(1)、输入管道(2)、排气管道(3)、界面液位计(4)、第一排空管道(5)、第二排空管道(6)、出油管道(7)、排水管道(8)、第一腔室(9)、第二腔室(10)、第三腔室(11)、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3)、导油管(14)、降液管(15)、溢流板(16)、捕雾器(17)、高阙值监测点(18)、低阙值监测点(19)、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为圆形筒状结构;所述输入管道(2)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且输入管道(2)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排气管道(3)设置在主体(1)的上侧,且排气管道(3)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界面液位计(4)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界面液位计(4)与主体(1)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第一排空管道(5)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且第一排空管道(5)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排空管道(6)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且第二排空管道(6)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出油管道(7)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且出油管道(7)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排水管道(8)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且排水管道(8)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腔室(9)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第一腔室(9)与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腔室(10)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第二腔室(10)与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三腔室(11)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第三腔室(11)与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隔板(12)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第一隔板(12)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隔板(13)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第二隔板(13)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导油管(14)设置在第一隔板(12)的上侧,且导油管(14)与第一隔板(1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降液管(15)设置在第二隔板(13)的上侧,且降液管(15)与第二隔板(1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溢流板(16)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溢流板(16)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捕雾器(17)设置在第一腔室(9)的顶部;所述高阙值监测点(18)设置在导油管(14)的一侧;所述低阙值监测点(19)设置在导油管(14)的一侧;所述底座(20)设置在主体(1)的下部,且底座(20)与主体(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道(2)、排气管道(3)、界面液位计(4)及第一排空管道(5)均连接至第一腔室(9),且排气管道(3)与界面液位计(4)设置在第一腔室(9)的顶部,输入管道(2)与第一排空管道(5)设置在第一腔室(9)的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空管道(6)与出油管道(7)均连接至第二腔室(10),且第二排空管道(6)位于出油管道(7)的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管(14)贯穿第一隔板(12),且导油管(14)将第一腔室(9)与第二腔室(1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液管(15)贯穿第一隔板(12)与第二隔板(13),且降液管(15)将第一腔室(9)与第三腔室(1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道(2)延伸至第一腔室(9)的内部,且输入管道(2)内端部为弯弧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压缩机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板(16)剖视结构为矩形状,且溢流板(16)的俯视结构为圆弧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畿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畿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91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动力自动排油装置
- 下一篇:塑胶废水混合物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