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平衡滚动式弛张筛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5205.X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0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文;贺壮;林冬冬;徐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B07B1/28 | 分类号: | B07B1/28;B07B1/42;B07B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曲轴 传动装置 驱动装置 弛张筛 内筛框 外筛框 圆运动 自平衡 筛框 大小皮带轮 传动短轴 地面地基 方向相反 工作要求 交错排列 支撑装置 惯性力 三角带 振动筛 轴承座 侧板 质心 轴承 地基 抵消 电机 驱动 运转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地面地基动负荷为零的振动筛,简称自平衡滚动式弛张筛。主要包括内筛框,外筛框,曲轴,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以及支撑装置。外筛框和内筛框分别是由其侧板,连接筛梁组成,且两者的连接筛梁依次交错排列。曲轴负责驱动内外筛框做圆运动。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大小皮带轮和三角带。传动装置由轴承,轴承座以及传动短轴组成。本实用新型运转时使得内外筛框绕两者的总质心做圆运动,由于两者运动的惯性力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从而总体对支撑的离心力相互抵消,实现对地基动负荷为零的工作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筛分机械领域,具体来说是提供一种对地基动负荷为零的弛张筛。
背景技术
在进行物料的筛分时,对于一般的振动筛或者是振动弛张筛在工作时对地基础的动负荷很大,从而产生很大的噪声,严重降低了厂房工人的工作环境质量,针对此现象,目前研究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通过进行惯性力的抵消来实现对地基的零动负荷;二是改进现有振动筛的结构,通过增加曲轴传动来达到零动负荷的目的。
本申请人发现,目前的大型振动筛,无论是单质体,还是双质体振动,基本都会采用大激振力的激振器,这种做法会使得整体设备噪声大,对地面的动负荷也大,非常不满足于人们目前对设备的使用要求。而如果能将双质体振动等效平衡,互相平衡各自的惯性力,那么设备整体就不会出现很大的地基动负荷,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小噪声,满足人们目前的工况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筛分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噪声大,对地面基础动负荷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平衡滚动式弛张筛,包括有内筛框,外筛框,曲轴,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和支撑。
内外筛框分别是由其侧板、角钢、连接筛梁组成,且内外筛框的筛梁依次交错排列,内外筛框的侧板开有孔,曲轴穿过内外筛框的孔起到连接两个筛框的作用,曲轴和侧板连接时内部装有轴承和轴承座。连接筛梁与侧板连接处设有角钢,起到固定筛梁的作用并且可以增加侧板的强度。
驱动装置包括大皮带轮,小皮带轮,三角带,电机。曲轴在连接完内外筛框后,其最前端曲轴的端部连接瓣形联轴器,联轴器另一端连接传动装置,再通过皮带连接到电机。传动装置主要包括轴承座,轴承,传动短轴,轴承压盖和迷宫盖。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中,轴承压盖安装在轴承座上并起到固定轴承的作用,迷宫盖与轴承压盖装在一起并且起到密封的作用。轴承座上面设有注油孔,保证轴承的润滑。
支撑装置是由两组长短支撑组成,每个支撑底座结构相同但是高度不同,都由支撑底座,金属隔振弹簧,轴承压盖和轴承组成,底座用来托起筛框,金属弹簧用来隔振,而轴承压盖安装在底座上,并且里部安装轴承用来拖放曲轴,曲轴穿过支撑两头分别连接筛框和传动装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电机通过皮带驱动传动装置转动,传动装置再通过瓣形联轴器连接到最前端曲轴的端部,迫使曲轴转动,安装在曲轴的内外筛框由于安装在曲轴不同的横截面上,并且曲轴两个不同的横截面转动相位相差180°,所以内外筛框绕两筛框总质心做旋转运动。由于两个筛框旋转时离心力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方向相反,所以可以把内外筛框离心力相抵消。整体对支撑没有动负荷。由于四连杆机构的不稳定性,在其两个筛框的中间处加了一根曲轴作为虚约束,让两个筛框永远保持水平旋转。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曲轴的驱动下,其相邻的连接筛梁做周期性变化的圆运动,安装在筛梁上的橡胶筛板不仅做张紧运动,也随着筛梁的圆运动做曲卷运动,更有利于物料的筛分。区别于其他振动筛,因为内外筛框离心力的平衡,对地基本没有动负荷,所以没有加隔振弹簧,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内外筛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52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