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智能物流小车上的车厢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8899.6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1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罗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升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李凌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物流 车厢 控制模块 空气检测模块 本实用新型 温度传感器 小车 触控屏幕 电性连接 消毒模块 制冷模块 制热模块 电控锁 活动连接 卫生要求 温度要求 物流领域 智能小车 环境卫生 柜门 楼宇 消毒 货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领域,针对现有的智能物流小车上的车厢不能根据温度及环境卫生情况及时做出相应处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智能物流小车上的车厢,包括箱体和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的柜门,所述柜门上设置有电控锁,还包括控制模块、制冷模块、制热模块、温度传感器、空气检测模块、消毒模块和触控屏幕,所述制冷模块、制热模块、温度传感器、空气检测模块和消毒模块均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触控屏幕和电控锁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根据车厢本身的卫生要求及箱内货物的温度要求完成车厢内相应的温度控制和消毒,适用于楼宇智能物流系统中的智能小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流配送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快递的最后一公里一直是制约快递投递效率的重要因素,而效率又直接影响快递投递成本及用户体验,从而直接影响快递企业的发展。楼宇智能物流系统作为解决物流最后100米的难以送货入户/入层的问题应运而生,而现有的作为楼宇智能物流系统中智能物流小车上的车厢并未考虑到车厢内货物的温度要求及车厢本身的卫生要求,例如餐饮类食品快递时客户希望食品保持一定的热度且车厢环境卫生,而生鲜类食品快速时客户希望食品保持一定的冷度以保证新鲜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智能物流小车上的车厢不能根据温度及环境卫生情况及时做出相应处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智能物流小车上的车厢。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智能物流小车上的车厢,包括箱体和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的柜门,所述柜门上设置有电控锁,还包括控制模块、制冷模块、制热模块、温度传感器、空气检测模块、消毒模块和触控屏幕,所述制冷模块、制热模块、温度传感器、空气检测模块和消毒模块均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控锁和触控屏幕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光控灯一,所述光控灯一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侧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光控灯二,所述光控灯二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外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磁铁及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霍尔传感器,所述磁铁设置于柜门的边缘,所述霍尔传感器设置于与磁铁位置相对应的箱体的边缘。
进一步的,还包括报警模块和用于与上位机无线通信的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和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柜门外侧设置有车厢标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触控屏幕设置车厢内温度的要求,温度传感器检测箱体内的温度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制冷模块或制热模块实现箱体内的温度控制,通过空气检测模块检测车厢内的空气环境,如果空气状态超过控制模块中的预设值,则控制模块启动消毒模块对车厢进行消毒。
2)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柜门的开关并将此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当控制模块得知电控锁处于关闭状态而霍尔传感器检测到门被打开时,控制模块通过报警模块进行现场报警,同步通过无线模块将报警信息发送给上位机,如此可达到防盗的功能。
3)当柜门处于打开状态时,控制模块使得默认未通电的光控灯一通电,光控灯一检测箱体内的光线明暗,当光线较暗时开启灯光,如此方便光线条件不好的情况下的取件。
4)光控灯二检测箱体外的光线明暗,当光线较暗时开启灯光,如此方便光线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提醒车厢的所在,防止人员撞在车厢上。
5)控制模块通过电控锁的状态得知柜门是否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打开状态,如是,则控制模块通过报警模块进行现场报警,同步通过无线模块将报警信息发送给上位机,如此可达到检测车厢内无物品而柜门是否忘记关并提醒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升,未经罗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88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