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向管柱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0740.X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0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罗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81 | 分类号: | B62D1/181;B62D1/187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辛自强;陈庆超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筒 螺母机构 固定支架 转向管柱 转向轴 高度调节丝杆 角度调节电机 角度调节丝杆 高度调节 轴承支承 上轴 下轴 电机 连杆机构驱动 花键连接 滑动套接 铰接轴线 连杆机构 轴向移动 穿设 铰接 转动 驱动 | ||
本公开涉及一种转向管柱和车辆。所述转向管柱包括转向轴、固定支架、第一柱筒、第二柱筒、角度调节电机、角度调节丝杆螺母机构、连杆机构、高度调节电机、高度调节丝杆螺母机构,第二柱筒设置在第一柱筒内且与第一柱筒滑动套接,转向轴穿设于第一柱筒和第二柱筒,转向轴包括花键连接的上轴和下轴,上轴通过第一轴承支承在第二柱筒内,下轴通过第二轴承支承在第一柱筒内,第一柱筒绕第一铰接轴线铰接在固定支架上,角度调节电机能够通过角度调节丝杆螺母机构和连杆机构驱动第一柱筒相对于固定支架转动,高度调节电机能够通过高度调节丝杆螺母机构驱动第二柱筒相对于第一柱筒轴向移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汽车转向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向管柱和具有该转向管柱的车辆。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20570683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四向调节转向管柱机构。这种形式的电动四向调节转向管柱机构从结构上来说是比较简易的,调节位移精度较差,可靠性较差,调节过程产生的噪音较大。调节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紧凑性较差,易被作为受力杠杆而损坏。从整体结构到产品可执行性均较差,转向管柱机构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同时实现高度调节和角度调节的转向管柱,该转向管柱的调节精度较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转向管柱,包括转向轴、固定支架、第一柱筒、第二柱筒、角度调节电机、角度调节丝杆螺母机构、连杆机构、高度调节电机、高度调节丝杆螺母机构,所述第二柱筒设置在所述第一柱筒内且与所述第一柱筒滑动套接,所述转向轴穿设于所述第一柱筒和所述第二柱筒,所述转向轴包括花键连接的上轴和下轴,所述上轴通过第一轴承支承在所述第二柱筒内,所述下轴通过第二轴承支承在所述第一柱筒内,所述第一柱筒绕第一铰接轴线铰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角度调节电机能够通过所述角度调节丝杆螺母机构和所述连杆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柱筒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所述高度调节电机能够通过所述高度调节丝杆螺母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柱筒相对于所述第一柱筒轴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角度调节丝杆螺母机构包括角度调节丝杆和套设在所述角度调节丝杆上的角度调节螺母,所述角度调节丝杆与所述角度调节电机相连,所述角度调节螺母通过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固定支架相连,所述连杆机构中的一个连杆绕第二铰接轴线铰接在所述第一柱筒上,所述第一铰接轴线与所述第二铰接轴线平行。
可选地,所述角度调节丝杆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铰接轴线垂直。
可选地,所述转向管柱还包括角度调节电机基座,所述角度调节电机固定在所述角度调节电机基座上,所述角度调节电机基座绕第三铰接轴线铰接在所述第一柱筒上,所述第三铰接轴线与所述第一铰接轴线平行。
可选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绕第四铰接轴线铰接在所述角度调节螺母上,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绕第五铰接轴线铰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一铰接轴线、所述第四铰接轴线和所述第五铰接轴线平行,所述第一连杆绕所述第二铰接轴线铰接在所述第一柱筒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具有与所述角度调节螺母相连的第一铰接点、与所述第一柱筒相连的第二铰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杆相连的第三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铰接点和所述第三铰接点之间的连线呈三角形。
可选地,所述连杆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角度调节螺母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高度调节丝杆螺母机构包括高度调节丝杆和套设在所述高度调节丝杆上的高度调节螺母,所述高度调节丝杆与所述高度调节电机相连,所述高度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二柱筒相连,所述高度调节丝杆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柱筒的轴线平行。
可选地,所述转向管柱还包括高度调节电机基座,所述高度调节电机固定在所述高度调节电机基座上,所述高度调节电机基座固定在所述第一柱筒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07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向盘转向柱及车辆
- 下一篇:方向盘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