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4233.5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1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宪;赵会;崔泰松;禹慧丽;李筱磊;许艾;魏波;胡冬梅;陈堡磊;张雷;廖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肩 本实用新型 螺栓 承重框架 刚性壁障 碰撞试验 固定梁 前表面 斜坡体 冲击测试 间隙配合 配合连接 侧面 焊接 车型 节约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冲击测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包括至少一个斜坡体和两个路肩,所述斜坡体包括位于其下端的承重框架,所述承重框架的前表面上焊接有固定梁,所述固定梁的前表面上开设有由左至右的T型槽,所述T型槽中设有多个与其间隙配合的T型螺母;两个所述路肩上均设有多个螺栓,多个螺栓与多个T型螺母一一对应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各种不同尺寸的车型,提高适用范围,进而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冲击测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
背景技术
在GB、C-NCAP及Euro-NCAP测试程序中,64KPH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50KPH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50KPH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已经成为必须程序。但是除了这些已定的检测试验工况外,还有很多其他非标准的碰撞工况会伤害到乘员或者造成财产损失。
根据统计,当车辆在高速急转弯的情况下,车辆的一侧会撞击到路肩(俗称马路牙子),虽然这个撞击速度不大,但往往会导致气囊打开,严重的甚至会伤及乘员。
为了避免这种事故,一些国家的企业及研究部门通常是采用软件系统进行模拟试验。然而,采用软件系统进行模拟试验存在的缺陷是;精度较低、不直观、不能够完全获得真实的试验数据,从而对解决这种事故的效果并不明显。
CN105403377B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包括斜坡体和路肩,所述斜坡体包括均为框架体的上框架、下框架、承重框架和三个以上的斜纵梁,以及三个以上的直纵梁;所述上框架、下框架和承重框架由左至右的长度相同,由前至后的宽度依次增大,且由上至下相互间距地平行布置;所述三个以上的斜纵梁相互之间纵向平行间距地布置,每个斜纵梁分别与上框架、下框架和承重框架的前端连接;所述三个以上的直纵梁相互之间纵向平行间距地布置,每个直纵梁的前端分别与上框架、下框架的承重框架的后端连接,后端与碰撞墙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所述路肩为实心钢体,其整体近似梯形,路肩共有两个,分别连接于承重框架的前端的左右两端。
该实用新型能够用于模拟从侧面碰撞路肩的情况,试验结果直观、可靠、准确,但是由于该实用新型比较笨重,安装不方便。由于需要对不同车型的车辆进行测试,不同尺寸的车型需要不同尺寸的壁障,需要不同尺寸的壁障并重新进行安装,会耗费大量的材料和时间,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以适用于各种不同尺寸的车型,提高适用范围,进而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包括至少一个斜坡体和两个路肩,所述斜坡体包括位于其下端的承重框架,所述承重框架的前表面上焊接有固定梁,所述固定梁的前表面上开设有由左至右的T型槽,所述T型槽中设有多个与其间隙配合的T型螺母;两个所述路肩上均设有多个螺栓,多个螺栓与多个T型螺母一一对应配合连接,使路肩固定在固定梁上。
所述斜坡体有两个,两个斜坡体左右并排设置,两个路肩分别位于两个斜坡体上。
所述斜坡体还包括位于其上端的上框架、位于上框架和所述承重框架之间的下框架、至少两个斜纵梁、以及至少两个直纵梁;所述上框架、下框架和承重框架均为框架体并相互平行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斜纵梁相互平行设置并向后倾斜,每个所述斜纵梁的后侧均与上框架、下框架、承重框架的前端焊接;至少两个所述直纵梁相互平行设置,每个所述直纵梁的前侧均与上框架、下框架、承重框架的后端焊接。
所述上框架、下框架均呈“口”字型,所述承重框架呈梯形或者矩形,所述承重框架内设有一个或多个连接梁形成多个三角形框架结构。
所述斜坡体的一直纵梁后侧焊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多个纵向的腰型孔,所述腰型孔中设有螺钉并将斜坡体固定在墙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42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