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口腔生物膜获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6496.5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1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彭琳;罗佳英;何金枝;高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宁宁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腔生物膜 获取器 贴合板 连接件 口腔 口腔硬腭 生物膜 菌片 贴合 牙齿 本实用新型 口腔内壁 实验器材 钩扣合 内表面 留置 取出 研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腔生物膜获取器,属于口腔实验器材领域。口腔生物膜获取器用于留置在口腔中一段时间后获取口腔中的生物膜。口腔生物膜获取器主要包括贴合板和连接件,贴合板用于贴合在口腔硬腭上;连接件的一端与贴合板连接,连接件的卡钩用于与牙齿连接,从而将贴合板进行固定。将口腔生物膜获取器放置在口腔中,使得贴合板的内表面与口腔硬腭贴合,将连接件上的卡钩扣合在牙齿上;此时,取菌片位于口腔内壁与贴合板之间。一段时间后,生物膜在取菌片上形成。将口腔生物膜获取器从口中取出后即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实验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口腔生物膜获取器。
背景技术
口腔医学研究中,有时候需要将口腔中的生物膜取出分析;生物膜即口腔中的菌群。为了获取生物膜,需要将口腔生物膜获取器放置在口中,待一段时间(例如24小时)之后,生物膜下获取器上形成;取出口腔生物膜获取器之后便可以对生物膜进行研究分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口腔生物膜获取器,其能够获取口腔内的菌群以供下一步研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口腔生物膜获取器,包括:
贴合板,所述贴合板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内表面用于与口腔硬腭贴合,所述内表面上连接有取菌片;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贴合板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卡钩,所述卡钩用于与牙齿连接。
进一步,
所述口腔生物膜获取器包括多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L型,所述连接件确定的平面与所述贴合板垂直设置,所述连接件的卡钩能够卡在相邻的牙齿之间。
进一步,
所述连接件的自由端设置有凸部。
进一步,
所述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取菌片嵌设在所述凹槽中。
进一步,
所述凹槽为圆形槽,所述取菌片为圆形片或方形片或三角形片。。
进一步,
所述取菌片与所述凹槽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
进一步,
所述取菌片与所述凹槽的槽底胶粘连接。
进一步,
所述连接件为不锈钢钢条制成。
进一步,
所述口腔生物膜获取器包括多个卡钩,所述卡钩能够钩住牙齿的本体。
进一步,
所述取菌片为钛合金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口腔生物膜获取器,将口腔生物膜获取器放置在口腔中,使得贴合板的内表面与口腔硬腭贴合,将连接件上的卡钩扣合在牙齿上;此时,取菌片位于口腔内壁与贴合板之间。一段时间后,生物膜在取菌片上形成。将口腔生物膜获取器从口中取出后即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口腔生物膜获取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6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