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垂直起降变固定翼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3821.2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5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吴道明;刘霞;刘昭琴;肖伟;卓娅;唐启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C27/26 | 分类号: | B64C27/26;B64C27/28;B64C2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0021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翼组件 摇臂 电机连接杆 后电机 连接杆 铰接 固定翼飞行器 飞控系统 中部铰接 方向舵 伺服器 自由端 后轴 机身 前轴 飞行器技术领域 垂直 本实用新型 后翼 前翼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垂直起降变固定翼飞行器,包括机身、前翼、后翼、前电机连接杆、后电机连接杆、左前旋翼组件、右前旋翼组件、左后旋翼组件、右后旋翼组件、飞控系统和方向舵,左前旋翼组件和右前旋翼组件结构相同,左后旋翼组件和右后旋翼组件结构相同,机身的中部安装有伺服器,伺服器的摇臂铰接有连杆,连杆的前端铰接有前轴摇臂,前轴摇臂的自由端与前电机连接杆的中部铰接,连杆的后端铰接有后轴摇臂,后轴摇臂的自由端与后电机连接杆的中部铰接,左前旋翼组件和右前旋翼组件分别安装在前电机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左后旋翼组件和右后旋翼组件分别安装在后电机连接杆的左右两端,方向舵与飞控系统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垂直起降变固定翼飞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军事应用方面,无人机可用作战场监视、态势侦察、目标指引、通信中继和火力打击等;民用方面,无人机可进行影视航拍、测绘、地质勘测、气象探测、环境探测和农林植保等。在各类应用场景中,具备垂直起降功能的无人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即:对起降场地要求小,这也成为了近年来多旋翼飞行器快速发展的动力。尤其在对任务点进行侦察或探测作业时,多旋翼垂直起降无人机能够在绝大部分场地上起飞执行任务,并且能够定点悬停,以达到最佳的任务效果。例如,在天津港“8.12”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工作人员利用多旋翼无人机对事故现场进行测绘,观察地形及变化,对事故的抢险救援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持。
然而,现有的多旋翼垂直起降无人机结构设计较为复杂,而且悬停的稳定性较差,非常有必要对其结构进一步优化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垂直起降变固定翼飞行器,它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悬停的稳定性较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垂直起降变固定翼飞行器,包括机身、前翼、后翼、前电机连接杆、后电机连接杆、左前旋翼组件、右前旋翼组件、左后旋翼组件、右后旋翼组件、飞控系统和方向舵,所述的左前旋翼组件和右前旋翼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的左后旋翼组件和右后旋翼组件结构相同,所述机身的中部安装有伺服器,所述伺服器的摇臂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前端铰接有前轴摇臂,所述前轴摇臂的自由端与前电机连接杆的中部铰接,所述连杆的后端铰接有后轴摇臂,所述后轴摇臂的自由端与后电机连接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的左前旋翼组件和右前旋翼组件分别安装在前电机连接杆的左右两端,所述左后旋翼组件和右后旋翼组件分别安装在后电机连接杆的左右两端,所述方向舵与飞控系统连接,所述飞控系统与左前旋翼组件、右前旋翼组件、左后旋翼组件和右后旋翼组件中的发动机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左前旋翼组件、右前旋翼组件、左后旋翼组件和右后旋翼组件处于垂直起降状态时,所述左前旋翼组件和右前旋翼组件的发动机轴向向内倾斜,且倾斜的角度为:95°≤α≤98°,所述左后旋翼组件和右后旋翼组件的发动机轴向也向内倾斜,且倾斜的角度为:95°≤β≤98°。
进一步,所述左前旋翼组件和右前旋翼组件的尾部均安装有直角梯形旋板,所述左后旋翼组件和右后旋翼组件的尾部均安装有半圆形旋板,所述的后翼在正对半圆形旋板的位置开设有可与半圆形旋板匹配的半圆形缺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诸多优点:
1.多旋翼状态时,四个发动机轴向上,属于垂直起降飞行状态,前后发动机轴向内倾,增加了悬停的稳定性能,此时发动机转速受飞控系统控制,根据飞行器的姿态适时调整转速,以平衡飞行器的姿态;
2.当飞行器由垂直起降状态过渡到固定翼飞行状态,伺服器的摇臂旋转,通过连杆驱动前轴摇臂和后轴摇臂,从而驱动前电机连接杆和后电机连接杆,让发动机的轴线方向逐渐过渡到平行于飞行器纵轴状态,过渡过程中飞控系统一直介入控制发动机转速从而控制飞行器姿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38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载人飞行系统
- 下一篇:用于倾转旋翼飞行器的倾转机构以及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