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3823.8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8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多久和纪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21/16 | 分类号: | G03G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出部 壳体 进深方向 图像形成装置 引导部件 本实用新型 取出 开口部 排出口 作业性 侧方 垂直相交 外部轮廓 侧开口 延伸 排出 上缘 有向 收容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取出薄片时的作业性的图像形成装置。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壳体、排出部、排出口和引导部件。壳体形成外部轮廓。排出部形成于壳体。排出部收容有在壳体的内部输送的薄片。在排出部设置有向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一方侧开口的侧方开口部。排出口从与宽度方向垂直相交的壳体的进深方向上的近前侧朝向远方侧,向排出部排出薄片。引导部件被配置于侧方开口部上的进深方向的近前侧的端部,并沿进深方向延伸。引导部件的上缘越从进深方向上的远方侧靠向近前侧越向上侧延伸。通过本实用新型,即使在无法识认排出部的内侧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将薄片从排出部取出,提高取出薄片时的作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形成于壳体的排出部和向排出部排出薄片的排出口。有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将薄片从壳体的进深方向上的近前侧向远方侧排出薄片的排出口。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排出部的近前侧的侧面形成有排出口。据此,用户无法将收容于排出部的薄片直接从排出部向近前侧取出。即,被收容于排出部的薄片被从排出部的侧方或上方取出。因此,存在将薄片从排出部取出时作业性恶化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取出薄片时的作业性的图像形成装置。
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壳体、排出部、排出口和引导部件。壳体形成外部轮廓。排出部形成于壳体。排出部收容有在壳体的内部输送的薄片。在排出部设置有向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一方侧开口的侧方开口部。排出口从与宽度方向垂直相交的壳体的进深方向上的近前侧朝向远方侧,向排出部排出薄片。引导部件被配置在侧方开口部上的进深方向上的近前侧的端部,并沿进深方向延伸。引导部件的上缘越从进深方向上的远方侧靠向近前侧越向上侧延伸。
通过本实用新型,即使在无法识认排出部的内侧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将薄片从排出部取出,提高取出薄片时的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部的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具有同一或类似的功能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并且,有时省略这些结构的重复的说明。另外,以下的说明中的上下方向是指将图像形成装置设置于水平的设置面的状态作为基准的上下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例如,图像形成装置1是复合机(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但是,图像形成装置1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子,也可以是复印机或打印机等。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打印部11、扫描部13、薄片收容部15、用户接口17、壳体19、排出部21、排出口23(参照图4)、引导部件25、施力部件27、装载检测用传感器29(第二传感器)以及控制部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经东芝泰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38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理的废粉收集盒
- 下一篇:动力传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