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车底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42854.0 | 申请日: | 2018-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0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覃文峰;顾金格;李亮;陈振宇;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本体 后桥 客车底盘 置物 后段 前桥 驱动系统 电器件 客车 客车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电池电量 结构调整 市场需求 通用性强 系统设置 载客人数 电池包 中段 轴距 行李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客车底盘,包括底盘本体、前桥、置物舱、后桥、驱动系统及电器件系统,前桥设置在底盘本体的前段,置物舱设置在底盘本体的中段,后桥设置在底盘本体的后段,置物舱设置在前桥与后桥之间,置物舱用于放置行李及电池包,驱动系统设置在后桥的后方并与后桥相连,电器件系统设置在底盘本体的后段的上方。该客车底盘在不调整底盘本体的前段和后段的结构,可沿底盘本体的长度方向上调整置物舱的长度,以此调整客车的轴距和客车的长度,从而改变客车的额定载客人数及电池电量等。该客车底盘的底盘本体的结构调整方便快捷,通用性强,可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客车底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客车底盘包括底盘本体和设在底盘本体上的第一前轮、第二前轮、第一后轮、第二后轮、前桥及后桥,前桥设置在第一前轮及第二前轮之间,后桥设置在第一后轮及第二后轮之间,底盘本体上设有电动转向系统、动力源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制动系统,电动转向系统位于底盘本体的前段,动力源系统位于底盘本体的中段,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位于底盘本体的后段,制动系统贯穿分布于整个底盘本体。
现有的客车底盘的底盘本体的前段、中段及后段均固定有客车必备的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不能通过适当的调整底盘本体的结构,来调整客车的长度、载客人数及电池电量等,必须重新设计底盘本体的前段、中段和后段的结构,才能满足上述需求。该客车底盘的通用性差,不能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而重新设计底盘本体的结构,会浪费设计时间及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客车底盘的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客车底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客车底盘,包括底盘本体、前桥、置物舱、后桥、驱动系统及电器件系统,所述前桥设置在所述底盘本体的前段,所述置物舱设置在所述底盘本体的中段,所述后桥设置在所述底盘本体的后段,所述置物舱设置在所述前桥与所述后桥之间,所述置物舱用于放置行李及电池包,所述驱动系统设置在所述后桥的后方并与所述后桥相连,所述电器件系统设置在所述底盘本体的后段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客车底盘,客车必备的零部件均固定在底盘本体的前段和后段,底盘本体的中段设置有置物舱,置物舱可以根据客车的续航、储物量及载客量调整长度。在生产的过程中,不需要调整底盘本体的前段和后段的结构,即可根据市场需求,沿底盘本体的长度方向上调整置物舱的长度,以此调整客车的轴距和客车的长度,从而改变客车的额定载客人数及电池电量等。该客车底盘的底盘本体的结构调整方便快捷,可以节省设计时间和降低制造成本;而且,该客车底盘的通用性强,可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
可选地,所述置物舱包括前舱和后舱,所述前舱设置在所述前桥的后方,所述后舱设置在所述前舱与所述后桥之间,所述前舱用于放置行李,所述后舱用于放置电池包或者同时放置行李和电池包。
可选地,所述后舱包括第一变换区和电池区,所述第一变换区设置在所述后桥的前方并位于所述底盘本体的右侧,所述第一变换区用于安装客车的中门或放置行李,所述电池区用于放置电池包。所述后舱还包括第二变换区,所述第二变换区设置在所述底盘本体的左侧,所述第二变换区用于放置电池包或行李。
可选地,所述电池区包括用于放置第一电池包的第一电池区和用于放置第二电池包的第二电池区,所述第一电池区设置在所述底盘本体的右侧且位于所述前舱与所述第一变换区之间,所述第二电池区设置在所述底盘本体的左侧且位于所述第二变换区与所述后桥之间,所述第一电池包偏向所述底盘本体的右侧边沿,所述第二电池包偏向所述底盘本体的纵向中心线。
可选地,所述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轴,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底盘本体的中间并位于所述后桥的后方,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后桥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28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防护贴
- 下一篇:电动车及其驱动电机悬置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