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踩踏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3383.7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3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红梅 |
主分类号: | E01F13/02 | 分类号: | E01F13/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何冰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杆 隔离栏 前后方向 防踩踏 分隔 本实用新型 独立空间 交错设置 由前向后 左右移动 折返 踩踏 跌倒 容纳 拥挤 排队 曲折 人群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的防踩踏通道,包括左侧隔离栏和右侧隔离栏,左侧隔离栏上沿前后方向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左半挡杆,右侧隔离栏上沿前后方向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右半挡杆,左半挡杆与右半挡杆由前向后依次交错设置,左侧隔离栏、右侧隔离栏、左半挡杆、右半挡杆围成沿前后方向的曲折的通道。通过该防踩踏通道时,不需要前后折返,只需要在前进的过程中左右移动身体即可;挡杆将该防踩踏通道沿前后方向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空间,每个独立空间内只能容纳两人,可以将排队通过的人群分隔开,不会出现拥挤、推搡的情况,位于前方的人员不会被后方的人员推倒,即使某一个人在通过的过程中跌倒,后方的人员也不会随着被绊倒,从而避免了踩踏情况的发生,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防踩踏通道属于安全通道领域。
背景技术
如今,在节假日,世博园、博览会、展览馆、地铁站、火车站、体育场等场所,人流比较集中,拥堵情况严重,大多数场所设计了蛇形通道,使人流在蛇形通道内排队通行。当人流量不大的时候,从蛇形通道通行成为了一种负担,因为从蛇形通道通行的路程比直线距离多了很多倍;如果蛇形通道内的某一个人出现意外,如后方人员推搡前方人员,造成前方人员跌倒,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某个队列整体跌倒,从而发生踩踏事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能够灵活变化、确保通行效率、保证通行安全的防踩踏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防踩踏通道,包括左侧隔离栏和右侧隔离栏,左侧隔离栏上沿前后方向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左半挡杆,右侧隔离栏上沿前后方向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右半挡杆,左半挡杆与右半挡杆由前向后依次交错设置,左侧隔离栏、右侧隔离栏、左半挡杆、右半挡杆围成沿前后方向的曲折的通道。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左侧隔离栏后端、右侧隔离栏后端用于控制通道开闭的道闸。
进一步的,左侧隔离栏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左侧立柱,左侧立柱的上端设有沿前后方向的左侧上横梁,左侧立柱的上部还安装有沿前后方向的左侧下横梁,左侧下横梁位于左侧上横梁的下方,左侧下横梁上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左半挡杆;右左侧隔离栏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右侧立柱,右侧立柱的上端设有沿前后方向的右侧上横梁,右侧立柱的上部还安装有沿前后方向的右侧下横梁,右侧下横梁位于右侧上横梁的下方,右侧下横梁上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右半挡杆。
进一步的,左半挡杆通过第一三通转动安装在左侧下横梁上,右半挡杆通过第二三通转动安装在右侧下横梁上。
进一步的,第一三通与左侧下横梁通过限位销固定连接,第二三通与右侧下横梁通过限位销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位于最外侧的左侧立柱与左侧上横梁之间通过第一弯头连接,位于中部的左侧立柱与左侧上横梁之间通过第三三通连接;位于最外侧的右侧立柱与右侧上横梁之间通过第二弯头连接,位于中部的右侧立柱与右侧上横梁之间通过第四三通连接。
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就使得通过该防踩踏通道时,不需要前后折返,只需要在前进的过程中左右移动身体即可;左半挡杆和右半挡杆将该防踩踏通道沿前后方向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空间,每个独立空间内只能容纳两人,可以将排队通过的人群分隔开,不会出现拥挤、推搡的情况,位于前方的人员不会被后方的人员推倒,即使某一个人在通过的过程中跌倒,后方的人员也不会随着被绊倒,从而避免了踩踏情况的发生,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蛇形通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踩踏通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防踩踏通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防踩踏通道中右侧隔离栏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红梅,未经王红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33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