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07023.X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6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杨佳伟;杨帅涛;房程程;程远;王晓丽;云非;黄火焰;许健;鲍帅华;李强;刘国庆;汪名月;赵福成;王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宝鸡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F01M5/02;F01N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口 进水口 连通 阀门 暖风加热器 排气管 水套 电子水泵 油冷器 热管理系统 发动机 汽车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冷却液 油耗 采暖 地热 汽车 管理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汽车,包括具有排气管水套的发动机、暖风加热器、油冷器、电子水泵、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排气管水套的出水口与暖风加热器的进水口连通,暖风加热器的出水口与电子水泵的进水口连通,电子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一阀门的进水口连通,第一阀门的出水口与排气管水套的进水口连通,且第二阀门的进水口与暖风加热器的进水口连通,第二阀门的出水口与油冷器的进水口连通,油冷器的出水口与暖风加热器的出水口连通,排气管水套中设置有冷却液,从而对发动机暖机工况时的热量进行合理地热管理,实现在满足用户的采暖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改善油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国六法规的执行,面对日趋严格的油耗法规和排放法规,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挑战。传统的汽车需要在发动机上进一步挖掘潜力,使传统的汽车能够降低油耗、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减少排放等。其中,在节能减排的要求下,热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根据内燃机能量分布数据统计,内燃机燃料燃烧后,大约有35%的能量从机动车尾气中排出,如对发动机尾气中的能量进行有效回收,机动车节油方面能得到较好的提升。
在低温季节,使用车辆时,车辆需要暖机,因为车辆中的发动机和变速箱长时间停止工作后温度较低,且其中机油温度过低,粘性大,会增大润滑零件间的摩擦力,增大启动时的阻力转矩,所以车辆从启动到正常工作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暖机过程,而此时乘客往往会有强烈的采暖需求,如果此时采用常规的空调采暖方式,会使车辆的油耗和排放增大,不满足目前严苛的油耗和排放要求,因此,如何将发动机暖机工况时的热量更加合理的进行热管理,从而实现在满足用户的采暖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改善油耗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汽车,目的在于对发动机暖机工况时的热量进行合理地热管理,以实现在满足用户的采暖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改善油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具有排气管水套的发动机、暖风加热器、油冷器、电子水泵、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排气管水套的出水口与暖风加热器的进水口连通,暖风加热器的出水口与电子水泵的进水口连通,电子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一阀门的进水口连通,第一阀门的出水口与排气管水套的进水口连通,且第二阀门的进水口与暖风加热器的进水口连通,第二阀门的出水口与油冷器的进水口连通,油冷器的出水口与暖风加热器的出水口连通,排气管水套中设置有冷却液。
进一步地,还包括增压器,增压器的进水口与排气管水套的出水口连通,增压器的出水口与暖风加热器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辅助加热器,辅助加热器的进水口与暖风加热器的进水口连通,辅助加热器的出水口与暖风加热器的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储液装置,储液装置与排气管水套连通。
进一步地,发动机包括缸体和缸盖,且缸体和缸盖中均设置有冷却液。
发动机的排气管水套中的冷却液与缸体和/或缸盖中的冷却液相互独立。
进一步地,冷却液为乙二醇防冻液或无水型丙二醇冷却液。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且第一阀门、电子水泵、第二阀门、暖风加热器以及油冷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对第一阀门、电子水泵、第二阀门、暖风加热器以及油冷器进行相应的控制。
进一步地,油冷器包括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反馈油冷器中的机油温度至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宝鸡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宝鸡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070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