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减震胶垫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4983.3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1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车大强;李纲;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捷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F16F15/023;F16F15/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韩燕燕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胶垫 滑轨 气囊 底端 微型泵 顶盒 减震 新能源汽车 顶端设置 减震效果 橡胶垫 撑簧 滑套 胶垫 本实用新型 滑动连接 导气管 减震胶 空气泵 变差 充气 应用 老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减震胶垫,包括底端胶垫,所述底端胶垫的顶端设置有顶盒,所述顶盒的内侧底端设置有滑轨、撑簧和微型泵,所述滑轨共设置有八个,且八个滑轨均位于顶盒的内侧底端,所述滑轨的一侧设置有撑簧,且滑轨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减震胶垫的顶端设置有气囊,使用减震胶垫时,微型泵通过导气管将空气泵入到气囊内,气囊为第二减震胶垫减震,气囊减震效果,通过微型泵充气达到,减震效果稳定,解决了使用减震胶垫时,由于减震胶垫仅仅通过橡胶垫达到减震的效果,橡胶垫长期使用易老化弹性变差,影响减震胶垫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减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减震胶垫。
背景技术
汽车上的减震胶垫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发动机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橡胶机构减震垫。
在专利号是201720925384.7的中国专利中,提出了汽车发动机减震垫,通过固定在导轨上的胶垫来实现为发动机减震的目的,但是,使用减震胶垫时,由于减震胶垫仅仅通过橡胶垫达到减震的效果,橡胶垫长期使用易老化弹性变差,影响减震胶垫的使用效果,同时由于减震胶垫只合适某种尺寸的发动机,影响减震胶垫使用的便捷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减震胶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减震胶垫时,由于减震胶垫仅仅通过橡胶垫达到减震的效果,橡胶垫长期使用易老化弹性变差,影响减震胶垫的使用效果,同时由于减震胶垫只合适某种尺寸的发动机,影响减震胶垫使用的便捷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减震胶垫,包括底端胶垫,所述底端胶垫的顶端设置有顶盒,所述顶盒的内侧底端设置有滑轨、撑簧和微型泵,所述滑轨共设置有八个,且八个滑轨均位于顶盒的内侧底端,所述滑轨的一侧设置有撑簧,且滑轨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所述第一滑套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减震胶垫,所述第二滑套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减震胶垫,所述第一减震胶垫位于撑簧的顶端,且第一减震胶垫的顶端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底端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末端连接有微型泵。
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胶垫的底端设置有填充胶垫。
优选的,所述填充胶垫的顶端开设有螺栓滑槽,所述螺栓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安装螺栓。
优选的,所述安装螺栓贯穿于第二减震胶垫的内侧并延伸至第二减震胶垫的顶端,所述第二减震胶垫通过固定滑槽与安装螺栓滑动连接,所述气囊的顶端与第二减震胶垫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盒的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第二减震胶垫的底端设置有拉索,所述拉索贯穿于第一减震胶垫的内侧并延伸至第一减震胶垫的底端,且拉索的底端与顶盒的内侧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盒的内侧顶端设置有NUC控制器,所述微型泵与NUC控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减震胶垫的顶端设置有气囊,使用减震胶垫时,微型泵通过导气管将空气泵入到气囊内,气囊为第二减震胶垫减震,气囊减震效果,通过微型泵充气达到,减震效果稳定,解决了使用减震胶垫时,由于减震胶垫仅仅通过橡胶垫达到减震的效果,橡胶垫长期使用易老化弹性变差,影响减震胶垫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螺栓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安装螺栓,使用者可通过安装螺栓安装发动机,安装螺栓可在第一滑套内侧滑动,使用者可根据发动机底端的安装螺孔调节安装螺栓可在第一滑套内侧滑动,便于胶垫上安装不同尺寸的发动机,防止了使用减震胶垫时,由于减震胶垫只合适某种尺寸的发动机,影响减震胶垫使用便捷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捷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兴捷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49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机工程减震用装置
- 下一篇:直列式发动机用组合式飞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