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六轴机器人多工位上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70442.3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3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尹乐琼;叶栋;简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动力飞扬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1 | 代理人: | 黎健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位台 六轴机器人 收板 本实用新型 上下料装置 多工位 工位 升降机构 四工位 支撑架 数控机床加工技术 产品生产效率 输送机构 水平载板 暂存机构 直接对接 载板 纸台 替换 简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六轴机器人多工位上下料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六轴机器人多工位上下料装置,包括四工位台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及设置于其上的六轴机器人,所述四工位台包括第一收板工位台、第二收板工位台、第三工位台和第四工位台,所述第一收板工位台和所述第二收板工位台上设置有水平载板或载板升降机构或L‑RACK,所述第三工位台上设置有纸台升降机构,所述第四工位台上设置有输送机构和暂存机构。本实用新型直接对接上一道工序及下一道工序,替换人工频繁简易的工作,极大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六轴机器人多工位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PCB上料,下料主要由人工完成及传统设备上下料,这样会导致人工效率低,成本较高,且容易对板材造成损伤。传统设备工位较少,且无法适应负责多变的现场工况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六轴机器人多工位上下料装置,采用机械臂,减少人工,提高工作效率,上料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六轴机器人多工位上下料装置,包括四工位台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及设置于其上的六轴机器人,所述四工位台包括第一收板工位台、第二收板工位台、第三工位台和第四工位台,所述第一收板工位台和所述第二收板工位台上设置有水平载板或载板升降机构或L-RACK,所述第三工位台上设置有纸台升降机构,所述第四工位台上设置有输送机构和暂存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收板工位台和所述第二收板工作台上还设置有拍板定位机构,拍板定位机构将来料整齐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六轴机器人上设置有吸盘架机构,吸盘架机构将来料吸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收板工作台外侧设置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用来控制六轴机器人和连接各部件的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收板工位台和所述第二收板工作台上前方还设置有固定台车,固定台车用来摆放物料运行到下一工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机构由多个滚轮组成,滚轮方便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直接对接上一道工序及下一道工序,替换人工频繁简易的工作,极大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收板工位采用铝型材组装可适应不同尺寸的L-RACK及水平载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其中数字表示:1、输送机构;2、暂存机构;3、纸台升降机构;4、六轴机器人;5、载板升降机构;6、操作面板;7、固定台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六轴机器人多工位上下料装置,包括四工位台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及设置于其上的六轴机器人4,所述六轴机器人4上设置有吸盘架机构,所述四工位台包括第一收板工位台、第二收板工位台、第三工位台和第四工位台,所述第一收板工位台和所述第二收板工位台上设置有水平载板或载板升降机构5或L-RACK,所述第三工位台上设置有纸台升降机构3,所述第四工位台上设置有输送机构1和暂存机构2,所述输送机构1由多个滚轮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动力飞扬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动力飞扬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04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服务机器人底盘结构
- 下一篇:防碰撞机器人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