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杆塔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1117.1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9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飞;李启振;阴雅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31/08;E02D2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刘小鹤 |
地址: | 10009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体 第一连接件 杆塔基础 杆塔 本实用新型 第二连接件 弹性套 隔震垫 下端 减震 准静止状态 地震能量 静止状态 输电线路 上端 隔震 埋设 预制 体内 消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杆塔基础,属于输电线路技术领域。所述杆塔基础包括:上预制体、下预制体以及多个第一连接件、多个第二连接件;上预制体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下预制体连接,且上预制体与下预制体之间设置有隔震垫,以及上预制体与第一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套;第二连接件的上端用于与杆塔连接,下端埋设于上预制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预制体与下预制体之间设置隔震垫,以及在上预制体与第一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套,可消耗地震能量,使杆塔基础产生减震和隔震的效果,从而使上预制体上部的杆塔将位于准静止状态或静止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杆塔基础。
背景技术
杆塔基础作为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在杆塔与地基之间,以将杆塔对其的作用力平稳、顺利地传递至地基中,而不造成地基的失稳。当输电线路途经场地土为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的高地震烈度地区时,若该地区发生地震,地基受地震影响而发生液化现象,引发杆塔基础发生震动,进而对杆塔以及其所承载的电力线路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换土垫层法,具体为,先用素土或灰土做成垫层,再将该垫层与输电线路所途经的高地震烈度地区中的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进行置换,即以土制土的处理方法。
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若高地震烈度地区中的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位于较深的土层时,不利于将垫层与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进行置换,这会增大作业强度以及作业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杆塔基础,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杆塔基础,所述杆塔基础包括:上预制体、下预制体以及多个第一连接件、多个第二连接件;
所述上预制体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下预制体连接,且所述上预制体与所述下预制体之间设置有隔震垫,以及所述上预制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套;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端用于与杆塔连接,下端埋设于所述上预制体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预制体包括:由上至下顺次连接的第一预制体、第二预制体;
所述第一预制体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预制体的尺寸;
所述第一预制体的上部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预制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下预制体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预制体、所述第二预制体均为方状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预制体的侧壁上设置多个第一吊钩。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预制体包括:第三预制体、套设在所述第三预制体内的第四预制体;
所述第三预制体的顶壁为向下倾斜的斜面;
所述第四预制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预制体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地脚螺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地脚螺栓的螺杆上的第一螺帽;
所述第一地脚螺栓的头部固定在所述第四预制体内,螺杆穿过所述隔震垫,并通过所述第一螺帽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制体内;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地脚螺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地脚螺栓的螺杆上的第二螺帽;
所述第二地脚螺栓的头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制体内,螺杆穿过所述第一预制体,以与所述杆塔连接,且所述第二螺帽与第一预制体的顶壁相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预制体上设置有预制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1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大型储罐的锚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锚栓组合件用的上锚板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