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管热平衡太阳能自动跟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83364.3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8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徐飞翔;王晶;施广伟;金苏敏;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40/20 | 分类号: | H02S40/20;H02S40/40;H02S20/32;F24S30/422;F24S5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李晓峰 |
地址: | 211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发生装置 分离式热管 挡板 冷凝段 蒸发段 太阳能自动跟踪器 自动追踪 跟踪器 热平衡 热管 太阳 本实用新型 间歇方式 受热不均 循环回路 依次相连 自动跟随 未对准 压差 分段 温差 太阳能 转动 对准 消耗 能源 研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管热平衡太阳能自动跟踪器,该跟踪器包括挡板、传动机构Ⅰ和分离式热管;所述的分离式热管包括蒸发段、动力发生装置和冷凝段,所述的蒸发段、动力发生装置和冷凝段通过管路依次相连通形成循环回路;当所述的挡板未对准太阳时,所述分离式热管的蒸发段和冷凝段由于受热不均产生温差,进而导致所述动力发生装置内的气体存在压差产生动力,由所述动力发生装置产生的动力通过所述的传动机构Ⅰ推动挡板旋转以对准太阳达到自动追踪太阳的目的。该跟踪器一方面自身不消耗能源,另一方面借鉴分离式热管的原理使挡板由初始位置自东向西自动跟随太阳相对运动的方向按间歇方式分段转动,提供了太阳能自动追踪器新的研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热管热平衡太阳能自动跟踪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寻找新能源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迫切课题。太阳能是一种干净的可再生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太阳能发电已成为获取电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不受地域、线路、气候等制约,具有其他发电手段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太阳能的利用受地形、地势、位置、云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存在着间歇性和光照方向、强度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问题,这就对太阳能的收集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很多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没有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发电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太阳能的利用存在的由于太阳和地球皮平面式相对运动的而产生太阳能接收板如何对准太阳的核心问题,提供一种热管热平衡太阳能自动跟踪器。巧妙利用热管工作特性不需要外部提供能源,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管热平衡太阳能自动跟踪器,该跟踪器包括挡板、传动机构Ⅰ和分离式热管;所述的分离式热管包括蒸发段、动力发生装置和冷凝段,所述的蒸发段、动力发生装置和冷凝段通过管路依次相连通形成循环回路;当所述的挡板未对准太阳时,所述分离式热管的蒸发段和冷凝段由于受热不均产生温差,进而导致所述动力发生装置内的气体存在压差产生动力,由所述动力发生装置产生的动力通过所述的传动机构Ⅰ推动挡板旋转以对准太阳达到自动追踪太阳的目的。
所述的动力发生装置包括腔体和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安装有传动机构Ⅱ,所述转轴的下段设置在所述的腔体内,且设置在腔体内的转轴的表面上固定有旋转叶片;所述蒸发段的气体出口端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腔体的气体入口端,所述腔体的气体出口端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冷凝段的气体入口端,所述冷凝段的液体出口端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蒸发段的液体入口端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的传动机构Ⅱ用于配合传动机构Ⅰ推动所述的挡板旋转。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传动机构Ⅰ和分离式热管固定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的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顶端的中间位置,所述挡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透镜用于将挡板左侧接收的过多的太阳光折射到所述分离式热管的蒸发段,所述的传动机构Ⅱ配合传动机构Ⅰ推动所述的壳体旋转,进而推动所述的挡板旋转。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传动机构Ⅰ为大齿轮,所述的传动机构Ⅱ为小齿轮,所述的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所述的大齿轮固定安装在中心轴的上端,所述中心轴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壳体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的中心轴上。
更进一步优选的,连通在所述腔体气体出口端和所述冷凝段气体入口端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止逆阀;连通在所述冷凝段液体出口端和所述蒸发段液体入口端之间的管路中布满毛细孔结构并且在中间固定安装有止逆阀。
所述的动力发生装置中,在所述转轴和腔体的接触处的连接处设为密封结构,保证所述腔体的气密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83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发电站积雪融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反射镜模组结构、聚光单元结构及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