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高强度与耐磨性的钢铝复合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69535.7 | 申请日: | 2018-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6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朱欢;许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金纪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15/01 | 分类号: | B32B15/01;B32B15/18;B32B15/20;B32B7/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1 | 代理人: | 彭志坚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层 耐磨 基板 耐磨性 不锈钢板 结构胶层 铝合金板 粘接层 本实用新型 钢铝复合板 轧制 钢铝复合 耐磨性能 粘接连接 复合板 复合法 连接层 铸轧 焊接 生产成本 挤压 扩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强度与耐磨性的钢铝复合板,包括基板、粘接层及耐磨抑制层,粘接层连接在基板和耐磨抑制层之间,所述基板采用型号3003铝合金板,所述耐磨抑制层采用型号SUS304不锈钢板,所述连接层为陶氏BETAFORCETM结构胶层。本实用新型采通过采用陶氏BETAFORCETM结构胶层连接3003铝合金板与SUS304不锈钢板,提高了整个复合板强度与耐磨性能,通过粘接连接结构,较挤压、轧制、扩散焊接、铸轧复合法等加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复合材料,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强度与耐磨性的钢铝复合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建筑装饰材料等行业日益发展,对材料性能提出了表面耐磨,强度高,热导率高,密度小,易加工,价格便宜等要求。在手机行业中,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提升,对手机电池的输出功率要求越来越高,手机电池在使用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多,为保证手机电池使用安全性和高效率的放电工作,需要及时将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入周围环境中,因此,希望手机外壳具有高的热导率,并且手机外壳长时间使用需要保证表面耐磨,量轻等要求,目前的手机外壳难以同时满足以上要求,需要研制一种复合材料满足手机外壳的快速导热、耐磨性和质量轻的要求。
现有的文献已公开的钢/铝双层复合材料主要由不锈钢/铝合金制成的双层复合材料(请参看中国专利CN95112585);该复合材料可解决部分问题,但是该复合材料采用挤压结合方式制作,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并且该专利针对不锈钢厚板和铝合金厚板的挤压生产工艺难以适用于不锈钢薄板和铝合金薄板制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强度与耐磨性钢铝复合板,该复合板导热快,并且其生产工艺简单可行。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提高强度与耐磨性的钢铝复合板,包括基板及耐磨抑制层,所述基板采用型号3003铝合金板,所述耐磨抑制层采用型号SUS304不锈钢板,所述钢铝复合板包括粘接层,粘接层连接在基板和耐磨抑制层之间,所述粘接层采用陶氏化学公司商标名为BETAFORCETM的结构胶层,所述基板的厚度≤1mm,所述耐磨抑制层厚度≤0.3mm。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抑制层的厚度与金属复合板整体的厚度的比值在10%至25%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钢铝复合板的整体厚度为1mm至2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美国陶氏BETAFORCETM金属高分子粘合材料将商品型号3003 铝合金板与商品型号SUS304不锈钢板粘合在一起同时加压,其显著效果是基板和耐磨抑制层金属加工过程均在其弹性范围内即可实现复合界面牢固结合。在 -50至200摄氏度条件下,复合板具有高的强度,使得复合板具有很高的深冲性能。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粘接处理方法,较爆炸、挤压、轧制、扩散焊接,铸轧复合法等加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高强度与耐磨性钢铝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度耐磨钢铝复合板,其包括基板1、粘接层2和耐磨抑制层3,基板1为市售商品型号为3003铝合金板。粘接层2 为市售陶氏化学公司商标名为BETAFORCETM的金属高分子粘合层。耐磨抑制层3 为市售商品型号为SUS304不锈钢板。基板1通过粘接层2和耐磨抑制层3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金纪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金纪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695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