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膜片耦合器实现小型化的光纤陀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60672.4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9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陈志;戚帅;张斌;苏恒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9/72 | 分类号: | G01C19/7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4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器 光纤陀螺 膜片 本实用新型 光纤环 探测器 光路 光源 减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膜片耦合器实现小型化的光纤陀螺,所述的光纤陀螺的光路部分包括光源(1)、耦合器(2)、探测器(3)和光纤环(4),所述的耦合器(2)分别与光源(1)、探测器(3)和光纤环(4)连接,所述的耦合器(2)为膜片耦合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膜片耦合器代替传统耦合器能大大减小了光纤陀螺的光路体积。由此可实现小型化光纤陀螺设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陀螺,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膜片耦合器实现小型化的光纤陀螺。
背景技术
陀螺仪是一种角速率传感器,是目前用于确定运动体空间运动姿态的主要传感器,可应用于海陆空天等各种领域。然而由于光纤陀螺应用环境的严酷苛刻,安装空间受限,传统的光纤陀螺无法满足苛刻环境的使用需求。然而传统的光纤陀螺受制于内部光器件耦合器的尺寸大小,无法实现光纤陀螺小型化。因此急需开发一种采用小体积的光纤陀螺,以实现光纤陀螺小型化设计,满足安装空间有限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采用膜片耦合器实现小型化的光纤陀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采用膜片耦合器实现小型化的光纤陀螺,所述的光纤陀螺的光路部分包括光源、耦合器、探测器和光纤环,所述的耦合器分别与光源、探测器和光纤环连接,所述的耦合器为膜片耦合器。
所述的耦合器包括三个端口,光从A端口进入耦合器内部后,一部分被反射并由B端口输出,另一部分透射并由C端口输出;光从C端口进入耦合器内部后,一部分透射并由A端口输出,B端口无光输出。
所述的A端口与C端口之间的透射率为50%。
所述的光源与C端口连接,探测器与B端口连接,光纤环与A端口连接。
所述的光纤环通过Y波导与A端口连接。
所述的膜片耦合器横截面直径为2.5mm,长度为15mm。
传统耦合器大小一般为而本实用新型膜片耦合器的体积为耦合器的长度大小从25mm缩短至15mm吗,从而减小光纤陀螺体积,适应狭小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光纤陀螺光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一种采用膜片耦合器实现小型化的光纤陀螺,如图1所示,光纤陀螺的光路部分包括光源1、耦合器2、探测器3、光纤环4和YB波导5,耦合器2为膜片耦合器。
耦合器2包括三个端口,光从A端口进入耦合器2内部后,50%的功率被反射并由B端口输出,50%功率透射并由C端口输出;光从C端口进入耦合器2内部后,50%的功率透射并由A端口输出,B端口无光输出。
光源1发出光进入C端口,光从A端口进入Y波导5并经过光纤环4再回到Y波导5,进入耦合器2的A端口,然后反射,从耦合器2的B端口送出,将光信号送入探测器3。探测器3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电路信号处理即可得到有效信息。
膜片耦合器横截面直径为2.5mm,长度为15mm,采用膜片耦合器代替传统耦合器能大大减小了光纤陀螺的光路体积。由此可实现小型化光纤陀螺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60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单5V供电的光纤陀螺
- 下一篇:一种采用二次集成芯片的小型化光纤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