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探伤机支撑装置、储罐爬行装置、焊缝检测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43571.6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6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孔春;石志华;慈蕾;李乾;冯春华;孙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F16M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朱雅男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组件 支撑组件 探伤机 高度调节组件 本实用新型 通信组件 支撑装置 焊缝检测装置 焊缝检测 爬行装置 遥控装置 储罐 驱动 建立通信 控制指令 无损检测 支撑面 罐壁 发送 运转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探伤机支撑装置、储罐爬行装置、焊缝检测装置及系统,属于无损检测领域。所述探伤机支撑装置包括:高度调节组件、驱动组件、支撑组件以及通信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固定探伤机,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调节所述支撑组件的支撑面与所述罐壁之间的距离;所述通信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且与遥控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通信组件用于根据所述遥控装置发送的控制指令,驱动所述驱动组件运转。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焊缝检测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用于焊缝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损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探伤机支撑装置、储罐爬行装置、焊缝检测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作大型储罐的过程中,一般都会运用到焊接工艺。为了保证大型储罐的焊接部位的质量,需要采用X射线对焊接完成的焊缝进行无损检测。
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磁力吸附钢制罐壁爬行装置对焊缝实施X射线无损检测,具体的,该爬行器装置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发射X射线的探伤机;当需要对指定位置的焊缝进行检测时,操作人员可以先手动移动该爬行装置,使得该探伤机发出的X射线穿过该指定位置的焊缝后能够被数字成像组件(例如胶片)接收。之后,操作人员还需手动调整探伤机与焊缝之间的相对距离,以使得探伤机的焦点与该数字成像组件之间的距离(也即是焦距)为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可以为700毫米)。之后,数字成像组件可以根据接收到的X射线的强度,生成该焊缝的图像,以便操作人员可以根据该图像确定焊缝的检测结果。
相关技术中,由于操作人员需要手动对探伤机进行对焦,导致焊缝检测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探伤机支撑装置、储罐爬行装置、焊缝检测装置及系统,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焊缝检测的效率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探伤机支撑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高度调节组件、驱动组件、支撑组件以及通信组件;
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固定探伤机,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调节所述支撑组件的支撑面与所述罐壁之间的距离;
所述通信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且与遥控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所述通信组件用于根据所述遥控装置发送的控制指令,驱动所述驱动组件运转。
可选的,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底盘、两组支撑臂、支架轴以及与所述两组支撑臂一一对应的两组滑轨,其中所述两组支撑臂均设置在所述底盘上;
每组支撑臂包括交叉设置的两个支撑臂,每个所述支撑臂均与所述支架轴连接,至少一个所述支撑臂能够以所述支架轴为轴线转动,所述两个支撑臂的轴线所在的转动平面与所述支架轴的轴线垂直,且所述转动平面与所述底盘的支撑面垂直;
每组所述滑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滑轨,所述两个滑轨中的第一滑轨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第二滑轨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的底部,每个滑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架轴的轴线垂直,且与所述转动平面平行;
所述两个支撑臂中,第一支撑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滑轨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臂能够以所述支架轴为轴线转动,所述两个支撑臂中的第二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的底部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两个支撑臂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两端。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臂与所述支架轴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滑轨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435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岩芯CT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检测轮类零件的数字射线自动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