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底壳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6774.4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6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其良;邱伟刚;吴旭东;陆发树;苏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帅元电声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11/03;F01M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1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油器 散热孔 固定连接件 油底壳本体 散热装置 导油管 进油孔 安装螺孔 油底壳 底盖 油底壳总成 财产损失 顶端连接 内部设备 使用寿命 总成本 散热 对壳 过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底壳总成,包括油底壳本体、内部总成、安装螺孔、固定连接件、进油孔、导油管、滤油器、散热孔、散热装置和底盖,所述油底壳本体内部设有所述内部总成,所述内部总成上方中部设有所述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一侧设有所述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下方连接有所述导油管,所述导油管下方顶端连接有所述滤油器,所述滤油器一侧设有所述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远离所述滤油器一侧设有所述散热装置,所述内部总成一周设有所述底盖,通过设置散热孔和散热装置可以在滤油器工作过程中对壳体进行散热,防止内部设备因过热造成损坏,提高油底壳使用寿命,减少财产损失,通过设置安装螺孔可以方便对油底壳本体进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总成,特别涉及一种油底壳总成。
背景技术
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又称为下曲轴箱,作用是封闭曲轴箱作为贮油槽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储存由柴油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油底壳(Oil Sump)位于引擎下部:可拆装,并将曲轴箱密封作为贮油槽的外壳,油底壳多由薄钢板冲压而成,形状较为复杂的一般采用铸铁或铝合金浇铸成型,其内部装有稳油挡板,以避免柴油机颠簸时造成的油面震荡激溅,有利于润滑油杂质的沉淀,侧面装有量油尺,用来检查油量,此外,油底壳底部最低处还装有放油螺塞,干式油底壳用在很多赛车的引擎,它没有在油底壳中储存机油,更为准确的说是没有油底壳,在曲轴箱的这些运动的摩擦表面都是通过一个个量孔压出机油进行润滑,由于干式油底壳发动机取消了油底壳的储存机油的功能,所以原油底壳的高度就大大降低了,发动机的高度也随之降低,重心降低带来的好处就是有利于操控,最主要的优点就是避免了发生湿式油底壳那些由于激烈驾驶而产生的种种不利的现象,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油底壳没有散热装置,容易造成内部元件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油底壳总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底壳总成,包括油底壳本体、内部总成、安装螺孔、固定连接件、进油孔、导油管、滤油器、散热孔、散热装置和底盖,所述油底壳本体内部设有所述内部总成,所述内部总成上方中部设有所述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一侧设有所述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下方连接有所述导油管,所述导油管下方顶端连接有所述滤油器,所述滤油器一侧设有所述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远离所述滤油器一侧设有所述散热装置,所述内部总成一周设有所述底盖,所述底盖表面钻有所述安装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螺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底盖一周,且设有与之孔径大小对应的安装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油管不低于两个,且所述导油管通过导管连接所述滤油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孔外部设有遮挡块,非工作状态下时为密封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孔通过凸焊连接所述油底壳本体,且最小活动扭矩为25牛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底壳本体和底盖均采用硬质钢铁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孔孔径不大于2cm。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底壳总成,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当油底壳需要使用时,通过设置进油孔可以连接外部管道,方便进行进油处理,通过设置导油管可以有效的对进入的油液进导入,通过设置滤油器可以对导入的油液进行滤油工作,提高油液质量,通过设置散热孔和散热装置可以在滤油器工作过程中对壳体进行散热,防止内部设备因过热造成损坏,提高油底壳使用寿命,减少财产损失,通过设置安装螺孔可以方便对油底壳本体进行安装,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底壳总成,结构简单,使用性能高,具有高效、安全可靠的效果,适合制造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帅元电声元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帅元电声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67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 下一篇:具有锯齿形回油挡板的油气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