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内燃机凸轮轴的调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2431.0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9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伟;周强;张涛;李中林;张露;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00 | 分类号: | F01L13/00;F01L1/047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套筒 电磁阀 引导槽 自动回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 阀芯 凸轮轴 内燃机凸轮轴 引导凸起部 调整机构 电磁阀阀芯 气门升程 驱动凸轮 凸轮轴轴 位置调整 轴向移动 阀芯顶 套筒 断电 配合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燃机凸轮轴的调整机构,包括凸轮轴、凸轮套筒以及电磁阀,在所述凸轮套筒上设置有引导凸起部,所述电磁阀的阀芯与引导凸起部配合,用于驱动凸轮套筒沿凸轮轴轴向往复移动,所述阀芯设有自动回位装置连接,在电磁阀断电后,所述阀芯在自动回位装置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轮套筒上设置的引导凸轮套筒轴向移动的引导槽,该引导槽不需要设置阀芯顶出槽,电磁阀阀芯通过引导槽后能够在自动回位装置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通过凸轮引导槽与电磁阀的配合,实现凸轮轴的位置调整,从而改变气门升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可变气门升程的凸轮轴的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石油资源的紧缺,油价不断地攀升和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出台,改善发动机的油耗、环保性能显得更为紧迫。各汽车厂家纷纷把目光投向可变气门升程技术来改善发动机性能,而目前主流的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均是采用凸轮移位的方式,但目前的凸轮移位方式,凸轮套筒为整体式的螺旋槽结构,且螺旋槽在圆周上半径不一致,螺旋槽设置有推回电磁阀阀芯的斜坡,电磁阀不具备凸轮切换到位后自动收回功能,这种结构会加速阀芯的磨损,且凸轮轴加工难度大,尺寸不易保证,会大量增加凸轮轴套筒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在凸轮套筒上无需设置阀芯顶出结构的用于内燃机凸轮轴的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内燃机凸轮轴的调整机构,包括凸轮轴、凸轮套筒以及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轮套筒上设置有引导凸起部,所述电磁阀的阀芯与引导凸起部配合,用于驱动凸轮套筒沿凸轮轴轴向往复移动,所述阀芯设有自动回位装置连接,在电磁阀断电后,所述阀芯在自动回位装置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内燃机凸轮轴的调整机构,其所述电磁阀的阀芯A和阀芯B分别与引导凸起部的侧面引导槽面A和引导槽面B对应配合,所述阀芯A和阀芯B分别与阀芯回位机构A和阀芯回位机构B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内燃机凸轮轴的调整机构,其所述凸轮套筒为整体式结构,所述凸轮套筒上的高凸轮和低凸轮随凸轮套筒整体轴向移动,且在移动到位后通过限位机构进行轴向限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内燃机凸轮轴的调整机构,其所述凸轮套筒为组合式结构,包括高凸轮、低凸轮、套筒和引导凸起部,所述高凸轮、低凸轮和引导凸起部通过铆接或过盈压装的方式固定在套筒上,并随着引导凸起部整体轴向移动,且在移动到位后通过限位机构进行轴向限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内燃机凸轮轴的调整机构,其所述凸轮套筒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中部的套筒、设置在套筒两端部的高低凸轮组以及位于凸轮套筒两端的引导凸起部,所述引导凸起部分别与对应电磁阀的阀芯配合,所述分体式结构的凸轮套筒中各部件相对抵靠,且在电磁阀作用下整体沿凸轮轴轴向移动,并在移动到位后,所述凸轮套筒两端的引导凸起部分别通过对应的限位机构进行轴向限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内燃机凸轮轴的调整机构,其所述凸轮轴与凸轮套筒采用多边形方式进行配合,所述凸轮轴与凸轮套筒配合的边数为对应发动机缸数的整数倍。
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轮套筒上设置的引导凸轮套筒轴向移动的引导槽,该引导槽不需要设置阀芯顶出槽,电磁阀阀芯通过引导槽后能够在自动回位装置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通过凸轮引导槽与电磁阀的配合,实现凸轮轴的位置调整,从而改变气门升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电磁阀阀芯与引导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凸轮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24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可变气门VVT定子的新型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