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8177.2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8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邵柳东;陈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B65H75/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王影;卢玲 |
地址: | 31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桩 收线轮 充电连接线 自动收线功能 旋转阻尼器 回位单元 驱动组件 收回机构 安装杆 棘齿 棘爪 拉索 本实用新型 非工作状态 充电技术 节省空间 中心设置 自动回收 电动车 充电枪 减速轮 自由端 拉出 收线 转动 相抵 驱动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涉及电动车充电技术领域,包括充电桩、充电连接线和充电枪,所述充电桩包括拉索收回机构,所述拉索收回机构包括自由端和回位单元,所述回位单元包括收线轮,在收线轮中心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收线轮可在驱动组件驱动下转动,所述收线轮设置有棘齿,所述充电桩内设置有限制收线轮回转的棘爪,所述充电桩内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设置有旋转阻尼器,所述旋转阻尼器设置有与收线轮表面相抵的减速轮,通过采用本方案,可通过棘爪和棘齿控制充电连接线的拉出长度,非工作状态时充电连接线可自动回收至充电桩内,节省空间,操作更加方便,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目前节能环保、低碳生活是一个热门的主题,国家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本身不排放二氧化碳,没有尾气污染,对于治理环境污染和减少尾气排放是非常有利的,而且电力是可以通过多种能源获得的,如火电、水电、核电、风能电和太阳能电等。电动汽车的能源主要由充电桩提供,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但是,充电桩本体一般置于室外,且充电连接线较重,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充电连接线常外露于充电桩外部,长期暴露于室外容易造成充电连接线表皮老化,影响使用的安全性;充电桩未使用时,充电连接线搁置于充电桩边上,散落在充电桩周围,存在着充电连接线被电动汽车碾压碰撞而损坏的风险,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该充电桩具有能将充电连接线自动收回到充电桩内的优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充电连接线和充电枪,所述充电连接线的一端连接到充电桩上,另一端连接在充电枪上;
所述充电桩包括拉索收回机构,所述拉索收回机构和充电连接线均位于充电桩内;
所述拉索收回机构包括可在充电连接线带动下移动的自由端和用于使自由端回位的回位单元;
所述回位单元包括收线轮,所述收线轮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收线轮可在驱动组件驱动下转动;
所述收线轮设置有棘齿,所述充电桩内设置有可与棘齿相抵,并限制收线轮回转的棘爪;
所述充电桩内设置有驱动棘爪脱离或抵住棘齿的驱动件。
所述充电桩内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设置有旋转阻尼器,所述旋转阻尼器设置有与收线轮表面相抵的减速轮。
进一步的,所述减速轮表面设置有与棘齿啮合的齿槽。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阻尼器为单向旋转阻尼器。
进一步的,所述自由端为动滑轮,所述充电连接线绕过动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上设有用于充电连接线出线的出线口,所述充电连接线连接充电枪的一端由所述出线口引出。
进一步的,所述在出线口处设有便于充电连接线移动的定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定滑轮为两个,所述两个定滑轮共同夹持所述充电连接线。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连接线表面涂有反光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自动收线功能的充电桩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81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壁挂式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具有过压保护的电动汽车蓄电池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