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拆装的电磁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0534.0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2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吴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优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15/08;F24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通孔 本实用新型 电磁炉结构 便于拆装 转动连接 顶杆 电磁炉本体 滑动安装 活动套接 连杆两端 四角位置 电磁炉 拆卸 焊接 体内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电磁炉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活动套接有电磁炉本体,所述壳体的底侧四角位置均安装有支座,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滑动安装有第一连杆,且第一连杆两端均延伸至第一通孔外,所述第一连杆位于壳体外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下方设有焊接在壳体一侧的顶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间位置与顶杆远离壳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更快的完成对电磁炉的安装拆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电磁炉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磁炉技术原理: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电磁炉是利用线圈盘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产生低频(20~25KHZ)之交变磁场,经过导磁性(铁质)锅具产生大量密集涡流,兼有感应电流转化为热量来加热食物,能源效率特高。但现有的电磁炉大都为一体式结构,出现问题的时候,拆卸比较麻烦,本实用新型就以上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电磁炉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拆装的电磁炉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活动套接有电磁炉本体,所述壳体的底侧四角位置均安装有支座,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滑动安装有第一连杆,且第一连杆两端均延伸至第一通孔外,所述第一连杆位于壳体外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下方设有焊接在壳体一侧的顶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间位置与顶杆远离壳体的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壳体靠近第一通孔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内芯腔体,所述第一连杆位于壳体内的一端贯穿内芯腔体内,且延伸至外,所述第一连杆上开设有位于内芯腔体内的第二通孔,内芯腔体内活动安装有螺栓,且螺栓两端均延伸至第二通孔外,所述内芯腔体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的一侧延伸至滑动槽外,且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杆上,所述电磁炉本体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与第一连杆延伸至外的一端适配。
优选的,所述螺栓上设有外螺纹,第二通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位于壳体外的一端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的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顶杆远离壳体的一端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的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连杆中间位置转动安装在第二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内芯腔体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连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滑动安装在第一限位槽内,第一限位槽靠近第一通孔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套设在第一连杆上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与第一限位块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内芯腔体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螺栓底端贯穿贯穿孔并延伸至的下方,贯穿孔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螺栓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滑动安装在第二限位槽内,第二限位槽远离第二通孔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套设在螺栓上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与第二限位块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优,未经吴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05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气盖板组件及食物料理机
- 下一篇:微波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