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载人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38081.X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6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邰鑫来;刘鹏;刘虹晓;周大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零创众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20 | 分类号: | B64C27/20;B64C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涵道 辅助螺旋桨 最大输出功率 飞行器本体 载人飞行器 两侧设置 侧向风 飞行器 螺旋桨 本实用新型 动力需求 平衡 起飞 飞行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载人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本体,飞行器本体上设置有载人部,前端的两侧设置有前涵道,后端的两侧设置有后涵道,前涵道和后涵道内安装有平衡螺旋桨;前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辅助涵道,第一辅助涵道内安装有第一辅助螺旋桨,第一涵道的内径大于前涵道的内径,第一辅助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大于平衡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飞后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辅助涵道,第二辅助涵道内安装有第二辅助螺旋桨,第二涵道的内径大于后涵道的内径,第二辅助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等于第一辅助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该飞行器,在满足载人作业时起飞动力需求同时,在有侧向风飞行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增加克服侧向风对飞行器的影响时需要的动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载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飞行器无论在军事还是民用上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救灾抢险、农作物喷药、航拍等领域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因此,其发展前景是不可小觑的;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涵道式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201610204096.2)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形态稳定飞行和悬停能力的涵道式无人机,这种结构的无人机起飞时动力较小,不能满足载人作业的需求,如果将涵道及其内部的螺旋桨做大可以满足载人作业需求,但是飞行器两侧的面积会大大增加,在有侧向风飞行的情况下,克服侧向风对飞行器的影响时需要的动力大大增加,进而大大增加了飞行器耗能,从而大大增加飞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载人飞行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载人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本体,所述飞行器本体上设置有载人部,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的两侧设置有前涵道,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后端的两侧设置有后涵道,所述前涵道和所述后涵道内安装有平衡螺旋桨;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辅助涵道,所述第一辅助涵道内安装有第一辅助螺旋桨,所述第一涵道的内径大于所述前涵道的内径,所述第一辅助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大于所述平衡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后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辅助涵道,所述第二辅助涵道内安装有第二辅助螺旋桨19,所述第二涵道的内径大于所述后涵道的内径,所述第二辅助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等于所述第一辅助螺旋桨的最大输出功率。
可选的,所述载人部上设置有驾驶室。
可选的,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的中间位置竖直固定有第一固定体,所述第一固定体上水平固定有第二固定体和第三固定体,所述第二固定体和所述第三固定体平行设置;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驱动体和第二驱动体,所述第一驱动体包括:第一基杆、第一折弯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基杆、第一折弯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一体的,所述第一折弯部位于所述第一基杆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基杆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基杆铰接于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所述第二固定体上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一折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上铰接有第一压接端子,所述第一压接端子上固定有联动线,所述第一固定体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驱动体包括:第二基杆、第二折弯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二基杆、第二折弯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为一体的,所述第二折弯部位于所述第二基杆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基杆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基杆铰接于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所述第三固定体上设置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二折弯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上铰接有第二压接端子,所述第三固定体上固定有第二支撑架;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还设置有穿线管,所述穿线管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固定于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端,所述联动线穿过所述穿线管固定于第二压接端子上;所述第一辅助涵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位于所述第一辅助涵道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体位于所述第一涵道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第三连接部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零创众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零创众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380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寻迹避障功能的无人机
- 下一篇:变质量分布旋定翼复合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