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钮门锁的智能设备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13810.6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2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余朝东;方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7/00 | 分类号: | E05B17/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智能设备 通孔 室内门锁 门锁 固定装置 室内锁芯 旋钮式 旋钮 室内门体 锁座 室内 安装方式 安装面 可调节 旋钮锁 原有的 反锁 开锁 替换 智能 | ||
一种旋钮门锁的智能设备固定装置,旋钮锁包括室内门锁,室内门锁包括旋钮式室内锁芯,智能设备固定装置包括:基座和底板;基座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基座通过第一通孔采用室内门锁的锁座的原有安装方式安装于室内门体上,旋钮式室内锁芯通过第二通孔插入室内门体;底板开设有第三通孔,底板通过第三通孔套设于基座并可调节安装于基座上,底板设有用于安装对旋钮式室内锁芯进行自动控制的智能设备的安装面。设计基座和底板,使基座替换原有的室内锁座并采用原有方式安装,再将底板根据室内门锁的实际安装情况安装在基座上,最后将智能设备安装于底板上,通过智能设备实现旋钮门锁在室内智能反锁和开锁,且智能设备的安装不破坏门锁的原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钮门锁的智能设备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门锁的类型有多种,其中有一种门锁,其通过室内的旋钮实现室内开锁,如,典型的呆头锁,呆头锁的门内部分不需要钥匙开锁,通过旋钮就可以室内开锁;目前,如果要实现呆头锁的门内部分具有智能控制功能,即智能控制呆头锁的门内锁自动打开或关闭,常用的方式是:将智能设备替换呆头锁的门内的整体结构,这样,导致呆头锁的门内结构改变,即对呆头锁的门内结构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旋钮门锁的智能设备固定装置,旋钮门锁包括但不限于呆头锁,旋钮门锁包括室内门锁,室内门锁包括旋钮式室内锁芯,智能设备固定装置包括基座和底板;
基座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基座通过第一通孔采用室内门锁的锁座的原有安装方式安装于室内门体上,旋钮式室内锁芯通过第二通孔插入室内门体;
底板开设有第三通孔,底板通过第三通孔套设于基座并可调节安装于基座上,底板设有用于安装对旋钮式室内锁芯进行自动控制的智能设备的安装面。
一种实施例中,基座为二级圆台结构,包括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底板通过第三通孔套设于第二圆台上。
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圆台的圆周设有向外延伸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和底板对应设有安装孔,底板通过安装孔安装于第一圆台上。
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圆台的圆周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凸起,底板于第三通孔的边缘设有与第二凸起配合的凹槽,底板通过第二凸起和凹槽的配合限位于第二圆台上。
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圆台的圆周设有凹槽,底板于第三通孔的边缘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起,底板通过凸起和凹槽的配合限位于第二圆台上。
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圆台与室内门体的接触部分涂覆有缓冲材质。
一种实施例中,安装面上设有用于与智能设备卡合连接的卡勾。
一种实施例中,底板为U型板。
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通孔设有供基座进行调节安装的余量调节空间。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智能设备固定装置,由于通过设计基座和底板,使基座采用室内门锁的锁座的原有安装方式安装于室内门体上,即,使基座替换原有的室内锁座,再将底板根据室内门锁的实际安装情况调节其在基座上的安装位置,最后将智能设备安装于底板上,从而,通过智能设备实现旋钮门锁在室内智能反锁和开锁,且智能设备的安装不需要破坏旋钮门锁的原有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呆头锁的室内门锁结构图;
图2为智能设备固定装置的安装方式结构图;
图3为基座结构图;
图4为底板结构图;
图5为底板与基座配合结构图;
图6为智能设备固定装置安装于室内门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3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欧标门锁的智能设备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压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