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建地铁线车站与既有车站的施工联通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1730.0 | 申请日: | 201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9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升;高志宏;张海;贾少春;王家乐;雷永生;王立新;王俊;毛念华;戴志仁;朱小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站 本实用新型 结构底板 结构顶板 地铁线 预留柱 联通 临时钢支撑 结构变形 两侧设置 强度验算 施工阶段 水平位移 内力 侧墙 隔段 减小 墙体 竖向 柱顶 施工 分段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建地铁线车站与既有车站的施工联通体系,结构包括既有车站的既有结构顶板和既有结构底板,既有结构顶板和既有结构底板之间两侧设置有预留柱;预留柱之间既有结构侧墙凿除的部分设置有新增柱,新增柱柱顶之间设置有新增梁。本实用新型通过施工阶段强度验算确定分段破除长度,采用跳孔法进行隔段施作并通过临时钢支撑体系,保证了既有墙体破除时内力重分布产生的结构变形在控制范围之内,减小了既有结构竖向与水平位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地下结构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建地铁线车站与既有车站的施工联通体系。
背景技术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新建地铁线车站要与既有线车站实现联通换乘,往往需要对既有线车站接口处侧墙进行破除以形成换乘车站。连接接口处分两种情况:(a)接口处预留梁柱体系,采用临时钢筋混凝土墙体封堵,原结构顶板、中板、底板预留钢筋接驳器。(b)接口处未预留,结构墙体受力,且为主要承重墙。在第二种情况下,对既有线车站主体结构侧墙大面积开洞,难度大风险高,墙体破除施工过程中的内力重分布易引起既有结构变形,导致结构强度和结构安全性受到影响。若施工不当,便会直接威胁既有线车站及地表周边建筑物安全。目前对该接口的侧墙破除及加固处理随意性大,给现场施工管理造成极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建地铁线车站与既有车站的施工联通体系,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建地铁线车站与既有车站的施工联通体系,其特征在于:
包括既有车站的既有结构顶板和既有结构底板,既有结构顶板和既有结构底板之间两侧设置有预留柱;
预留柱之间既有结构侧墙凿除的部分设置有新增柱,新增柱柱顶之间设置有新增梁。
新增梁与既有结构顶板之间通过植筋进行拉结。
新增梁包括新增柱柱顶和相邻新增柱之间两部分,新增柱柱顶部分的新增梁内侧设置有与相邻新增柱之间部分进行连接的钢筋接驳器,连接位置为企口形式接口。
新增柱柱底与既有结构底板通过植筋进行拉结。
与预留柱相邻的新增柱紧靠预留柱,并通过植筋进行拉结。
新增柱底部与既有结构底板的接角处设置有腋角。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a)本实用新型通过施工阶段强度验算确定分段破除长度,采用跳孔法进行隔段施作并通过临时钢支撑体系,保证了既有墙体破除时内力重分布产生的结构变形在控制范围之内,减小了既有结构竖向与水平位移;
(b)新增梁柱体系新老混凝土交接处,施工时进行凿毛处理并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新增梁柱与既有结构之间采用植筋进行拉结,能有效传递主体荷载、改善受力,增强了结构稳定性;
(c)墙体破除实行隔段施作、随凿随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有效降低侧墙破除的施工风险,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地铁、铁路等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新增柱大样图。
图3为新增梁大样图。
图4为企口形式接口大样图。
图5为临时钢支撑立面图。
图6为临时钢支撑预留钢筋穿孔结构图。
图7为临时钢支撑两端焊接封堵钢板。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1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