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电柜接地线检测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51202.7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7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田晓燕;赵高楷;余燕;赵综凯;李刚;孙健;张强军;张伟;张润梅;甘思敏;牛铁矿;李泓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20 | 分类号: | G01R27/20;G01R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柱 支架 绝缘层 接地线检测 数据采集器 报警装置 电气元件 接地数据 金属条板 接地 固定板 配电柜 电线 本实用新型 保证装置 金属竖杆 无线发送 远程采集 电阻表 接地线 内侧壁 维修 处理器 带电 柜体 验证 安全 传输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柜接地线检测报警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方的第一箱体、设置在支架内侧的第二箱体;第一箱体的内侧壁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内设置一固定板,固定板上有多个金属条板,多个金属条板通过E形板与第一接线柱连接,第一箱体与第二接线柱连接,接线柱分别通过电线与数据采集器连接,并通过电线和金属竖杆接地,电阻表分别第一箱体和电气元件的接地数据,数据采集器将所有接地数据传输至处理器进行处理后发送给接收装置。该装置通过将外壳和电气元件外壳分别接地,保证装置的安全,并且可远程采集并验证接地线的连接情况进行无线发送,使维修前就能了解柜体带电,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电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柜接地线检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接地线就是直接连接地球的线,也可以称为安全回路线,危险时它就把高压直接转嫁给地球,算是一根生命线。
家用电器设备由于绝缘性能不好或使用环境潮湿,会导致其外壳带有一定静电,严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为了避免出现的事故可在电器的金属外壳上面连接一根电线,将电线的另一端接入大地,一旦电器发生漏电时接地线会把静电带入到大地释放掉。另外在使用电烙铁焊接电路时,有时会因为电烙铁带电而击穿损坏电器中的集成电路,这一点比较重要。使用电脑的有时也会忽略主机壳接地,其实给电脑主机壳接根地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死机现象的出现。在电力系统中接地线是为了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意外地出现电压时保证工作人员的重要工具。
在目前批量使用的的配电柜上基本都采用接线,但是在维修之前不能直接了解接地线的情况,需要当场检测,给维修人员带来极大的不方便,也危及到了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柜接地线检测报警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批量使用的的配电柜上基本都采用接线,但是在维修之前不能直接了解接地线的情况,需要当场检测,给维修人员带来极大的不方便,也危及到了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柜接地线检测报警装置,包括:
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方的第一箱体、设置在所述支架内侧的第二箱体;
所述第一箱体的内侧壁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竖直设置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金属条板;
所述多个金属条板通过E形板与第一接线柱连接,所述箱体与第二接线柱连接;
所述第二箱体内侧设置有电阻表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分别与电源连接的数据采集器、处理器、无线网络发射器和数据发送器;
所述第一接线柱和所述第二接线柱分别通过电线与所述数据采集器连接,所述第一接线柱和所述第二接线柱分别通过电线和金属竖杆接地;
所述电阻表分别检测所述第一箱体的接地数据和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的电气元件的接地数据;所述数据采集器将所述电阻表检测到的所有接地数据传输至处理器进行处理后,将处理结果通过无线网络发射器和数据发送器发送给接收装置。
在一种具体实现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套筒;
所述第一接线柱和所述第二接线柱的下端设置在套筒内,所述第一接线柱和所述第二接线柱用于接地的电线穿设在所述套筒内,并通过弧形板将接地的电线与所述套筒固定。
在一种具体实现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内侧设置有滚珠的钢管;
所述金属竖杆穿设在所述钢管内,所述钢管插入大地实现接地。
在一种具体实现中,所述金属条板通过螺钉和螺母与所述E形板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现中,所述处理器为单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512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