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电混合动力主动旋翼垂直起降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6670.5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7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桂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艳春 |
主分类号: | B64C27/12 | 分类号: | B64C27/12;B64D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4355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旋翼 垂直起降飞行器 油电混合动力 中间联接件 旋翼 推进旋翼 发电机 变距 前向 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 第一离合器 电源控制器 离合器 扭转力矩 牵引装置 驱动功率 推力装置 陀螺效应 系统连接 电连接 空心管 驱动力 驱动轴 飞行器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电混合动力主动旋翼垂直起降飞行器,所述飞行器至少包括两片主旋翼,主旋翼一端与中间联接件连接,中间联接件与主旋翼变距系统连接,在每片所述主旋翼的末端装有驱动主旋翼旋转的推力装置或牵引装置,主旋翼变距系统一端通过中间联接件与主旋翼连接,另一端与空心管连接,在主旋翼的下面设有前向推进旋翼,前向推进旋翼的驱动轴通过第一离合器与发动机连接,发动机还通过第二离合器与发电机连接,发电机与电源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油电混合动力主动旋翼垂直起降飞行器具有结构简单、可大幅降低对主旋翼的驱动功率或快速提高对主旋翼的驱动力,还能够克服陀螺效应对主旋翼造成的扭转力矩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起降飞行器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电混合动力主动旋翼垂直起降飞行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直升机包括机身、安装在机身中间部位的顶部上的主旋翼、以及用于抵消从主旋翼传递至机身的扭矩的反扭矩尾部旋翼。
铰接的主旋翼和/或反扭矩旋翼也是已知的。更为具体地,铰接的旋翼包括围绕第一轴线旋转的驱动轴、与驱动轴一体地围绕第一轴线旋转的桨毂、以及从桨毂上沿相对于第一轴线的为径向的各第二轴线伸出的多个桨片。
各桨片可相对于桨毂围绕各自的第二轴线旋转,以改变其相对于气流的冲击角度,并可相对于桨毂围绕各自的第三轴线自由的振荡,以进行所谓的拍翼运动。各第三轴线与相关桨片的第一和第二轴线交叉。
各桨片还相对于桨毂和其它桨片围绕平行于第一轴线的各自的第四轴线自由的振荡,以进行所谓的摇摆(lead-lag)运动。
在此领域内出现了这样一种需求:在不削弱旋翼自身的空气动力性能的情况下,在驱动轴围绕第一轴线的旋转速度的大范围内减弱桨片的摇摆运动所产生的振动。
目前,机直升机产生动力是通过内置发动机提供动力,常用发动机类型有燃油发动机、汽缸活塞式发动机或涡轮式发动机,发动机将旋转动力提供给一种立式平行转轴,该立式平行转轴的输出端一头连接六支单体的螺旋桨,使该六支单体的螺旋桨片水平转动起来,这样,螺旋桨片切割其上方静止空气,被切割后的静止空气便产生了一个向下流动的空气流,同时空气流对螺旋桨产生向上的升力,在这样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下,直升机升上空中。
现有直升机旋翼的动力都只是由发动机,通过垂直起降飞行器主旋翼变距系统将动力传送给主旋翼,由于直升机的主旋翼较长,因此其客服空气阻力所需要的扭矩也会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大幅降低对主旋翼的驱动力或快速提高对主旋翼的驱动力,还能够克服陀螺效应对主旋翼造成的扭转力矩的一种油电混合动力主动旋翼垂直起降飞行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油电混合动力主动旋翼垂直起降飞行器,所述飞行器至少包括两片主旋翼,主旋翼一端与中间联接件连接,中间联接件与主旋翼变距系统连接,在每片所述主旋翼的末端装有驱动主旋翼旋转的推力装置或牵引装置,主旋翼变距系统一端通过中间联接件与主旋翼连接,另一端与空心管连接,在主旋翼的下面设有前向推进旋翼,前向推进旋翼的驱动轴通过第一离合器与发动机连接,发动机还通过第二离合器与发电机连接,发电机与电源系统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艳春,未经桂艳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66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激光测距仪的无人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倾转旋翼无人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