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振装置、滑板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10360.8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0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安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欣力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B62K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1 | 代理人: | 蒋慧;王琴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振装置 减振件 本实用新型 滑板车 减振段 固定段 连接段 车轮组件 拱形凸起 机械领域 减振效果 一体成型 车架 消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装置及滑板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装置包括第一减振件和第二减振件,所述第一减振件和第二减振件一体成型而成,所述减振装置整体呈“U”形,所述第一减振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段、第一减振段和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固定段用于与车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用于与车轮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减振段包括至少三个拱形凸起,第一减振段用于消减车的振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板车包括上述的减振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减振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装置、滑板车。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选择更为健康的出行方式——滑板车。为了使骑行者更为舒适,在车轮上配有减振装置。
但是现有的滑板车的减振装置大多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用在滑板车上的效果不尽人意,即便有用板簧来代替螺旋弹簧的,但舒适度还是不理想。因此现有滑板车的减振装置的减振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已经成为滑板车制造、生产以及使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滑板车的减振装置减振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装置及滑板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减振装置,其包括第一减振件和第二减振件,所述第一减振件和第二减振件一体成型而成,所述减振装置整体呈“U”形,所述第一减振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段、第一减振段和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固定段用于与车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用于与车轮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减振段包括至少三个拱形凸起,第一减振段用于消减车的振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减振段包括依次平滑过渡一体成型而成的第一过渡部、第一缓冲部、第二过渡部和第一减振部,所述第一过渡部远离缓冲部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段连接,第一缓冲部与车架连接,第一减振部远离第二过渡部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渡部、第二过渡部和第一减振部为波浪形或弧形,第一缓冲部为平面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部和第一固定段的长度比例为1:(3-4)。
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部、第一过渡部、第二过渡部、第一减振部长度比为1:(2-2.7):(1.3-1.8):(6-6.9)。
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渡部和第一过渡部的长度比为1:(1.3-1.6),第二过渡部与第一减振部的长度比为1:(4-4.8),第二过渡部与第一过渡部与第一减振部的长度比为1:(1.3-1.6):(4-4.8),所述第一过渡部为波浪形,其切线与水平线一个方向的切角为0-50°,所述第二过渡部为弧形,其切线与水平线一个方向的切角为0-45°。
优选地,所述第一减振件和第二减振件为对称结构。
优选地,第一减振件和第二减振件之间的距离从靠近车架端至靠近车轮组件端逐渐变小。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还提供一种滑板车,其包括车架、如上述的任一项减振装置和车轮组件,减振装置的一端连接车架,另一端与车轮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减振装置的厚度为3-10mm,所述第一减振段的一端到另一端最短距离为145-170mm,减振段实际最短延伸长度为160-2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减振装置整体呈U形,且包括至少三拱形凸起,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减振段包括平滑过渡一体成型而成的第一过渡部、第一缓冲部、第二过渡部和第一减振部,第一过渡部与第一固定段连接,平滑过渡一体连接有利于提高减振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过渡部、第二过渡部、第一减振部为波浪形或弧形,弧形或波浪形有利于提升减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欣力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欣力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03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后轮自倾斜悬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单连杆自倾斜悬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