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控循环水泵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5327.6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3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光辉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陈益思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盖 蝶阀 泵体 温控循环水泵 泵体固定 入水口 本实用新型 压力传感器 叶轮结构 出水口 泵体损坏 不良后果 顶部设置 水压不足 连接壳 内侧壁 上表面 循环水 右侧壁 左侧壁 水压 泵轴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控循环水泵,包括泵体、管道和连接壳,所述泵体的左侧壁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泵体固定连接,所述泵体的右侧壁设置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泵体固定连接,所述泵体的顶部设置有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泵体固定连接,所述后盖的内侧壁设置有叶轮结构,所述叶轮结构与所述后盖固定连接,所述后盖的上表面设置有泵轴;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温控循环水泵,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和第一蝶阀,开始时第一蝶阀处于关闭状态,当入水口的水压足够时,压力传感器控制第一蝶阀电机,使第一蝶阀打开,内部的循环水进入第二蝶阀,避免了水压不足导致的泵体损坏和效率低下等不良后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控循环水泵。
背景技术
循环水泵设置于热力站、热源或冷源等处。在采暖系统或空调水系统的闭合环路内,循环水泵不是将水提升到高处,而是使水在系统内周而复始地循环,克服环路的阻力损失,与建筑物的高度无直接关系,因此将它称为循环水泵。
原有的循环水泵只能根据温度来控制阀门的开关,当遇到水压不足时,电机无法完全抽出空气,使泵体内的真空度不够,无法完成循环,长期以往会对泵体造成损伤,并且当水压不足时,整个循环的效率会大大减少,降低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循环水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循环水泵只能根据温度来控制阀门的开关,当遇到水压不足时,电机无法完全抽出空气,使泵体内的真空度不够,无法完成循环,长期以往会对泵体造成损伤,并且当水压不足时,整个循环的效率会大大减少,降低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控循环水泵,包括泵体、管道和连接壳,所述泵体的左侧壁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泵体固定连接,所述泵体的右侧壁设置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泵体固定连接,所述泵体的顶部设置有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泵体固定连接,所述后盖的内侧壁设置有叶轮结构,所述叶轮结构与所述后盖固定连接,所述后盖的上表面设置有泵轴,所述泵轴与所述后盖固定连接,所述泵轴的上方设置有水泵电机,所述水泵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泵轴转动连接,所述泵体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管道,所述管道与所述泵体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蝶阀电机,所述第二蝶阀电机与所述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蝶阀电机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蝶阀,所述第二蝶阀与所述第二蝶阀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管道的右端设置有所述连接壳,所述连接壳与所述管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壳的内侧壁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连接壳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口的外侧壁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连接口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蝶阀电机,所述第一蝶阀电机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蝶阀,所述第一蝶阀与所述第一蝶阀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内侧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电机、所述第二蝶阀电机、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蝶阀电机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泵轴的输出端与所述叶轮结构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管道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左端与所述出水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形状为正方体,且内部为真空,焊接固定在所述连接壳的内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口的右侧设置有入水口,且所述入水口通过法兰与所述连接口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温控循环水泵,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和第一蝶阀,开始时第一蝶阀处于关闭状态,当入水口的水压足够时,压力传感器控制第一蝶阀电机,使第一蝶阀打开,内部的循环水进入第二蝶阀,当温度到达一定值时,第二蝶阀前的温度传感器控制第二蝶阀电机,使第二蝶阀打开,完成循环,避免了水压不足导致的泵体损坏和效率低下等不良后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光辉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光辉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53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