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仓的温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5135.1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7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强;张根发;韩新江;杨文平;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孚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37;H01M10/6561;H01M10/663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仓 温度检测单元 空调单元 温度控制单元 新能源汽车 温度信号 温控系统 空调风 理想工作状态 采集 本实用新型 第二金属层 第一金属层 空调风出口 电动汽车 空调系统 三层结构 实时采集 温度调节 保温层 电池包 电池仓 电连接 连通 保证 | ||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仓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电池仓、温度检测单元、温度控制单元、空调单元;
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以及所述空调单元电连接;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采集所述动力电池仓的温度信号;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采集的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空调单元;所述空调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动力电池仓的温度;所述动力电池仓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电池包,所述外壳上设有空调风入口与空调风出口,所述动力电池仓通过所述空调风入口与所述空调单元连通,所述外壳为三层结构,依次为第一金属层、保温层和第二金属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仓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均为铝合金层,所述保温层为气凝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仓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风入口指向空调风出口为第一方向;
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若干所述电池包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所述电池包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且至少有一组相邻所述电池包交错布置;
所述电池包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数量为两个;
所述电池包与外壳的内壁形成供空调风流通的气流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仓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所有相邻所述电池包均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仓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仓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电池仓还包括进风管和出风管,所述进风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空调风入口处连接,所述进风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空调单元的出口处连接,所述空调单元通过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动力电池仓连通,所述出风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空调风出口处连接,所述动力电池仓通过所述出风管与外部环境连通;
所述进风管的第二端到进风管的第一端的径向尺寸渐缩;
所述出风管的第二端到出风管的第一端的径向尺寸渐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仓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控制单元;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以及所述空调单元电连接;
所述温度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空调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仓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温度检测单元采集的所述动力电池仓的温度信号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空调单元处于第一工作模式;
当所述温度检测单元采集的所述动力电池仓的温度信号低于第二预设温 度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空调单元处于第二工作模式;
当所述温度检测单元采集的所述动力电池仓的温度信号处于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空调单元处于第三工作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孚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孚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51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