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沸腾床加氢反应设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0188358.5 申请日: 2018-02-02
公开(公告)号: CN207933355U 公开(公告)日: 2018-10-02
发明(设计)人: 王小英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英保能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0G45/06 分类号: C10G45/06;C10G45/08;C10G45/14;B01J8/24
代理公司: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代理人: 耿霞
地址: 201400 上海市奉***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沸腾床加氢 反应设备 催化剂加入系统 阀门 硫化氢 本实用新型 催化剂输送 反应器 加剂 泄露 反应器内部空间 催化剂输送管 催化剂储罐 连通催化剂 安全隐患 管路连通 加氢反应 装置操作 储罐 加氢 内漏
【说明书】:

实用新型属于加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沸腾床加氢反应设备。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反应设备,包括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催化剂加入系统和加剂管路,其中,催化剂加入系统包括催化剂储罐和连通催化剂储罐与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内部空间的催化剂输送管路,催化剂输送管路上设置至少两个阀门,两个阀门之间的催化剂输送管路与加剂管路之间采用防硫化氢泄露管路连通,防硫化氢泄露管路上设置至少一个阀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反应设备,解决了催化剂加入系统因特殊工况下频繁操作造成内漏带来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了反应器的利用率,提升了加氢反应效果,提高了装置操作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沸腾床加氢反应设备。

背景技术

沸腾床加氢反应指原料油(主要为液相)、氢气(气相)在催化剂(固相)上进行加氢反应的过程,加氢反应主要发生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加氢脱氧、加氢饱和、加氢裂化等。反应器在气、液、固三相的沸腾状态下操作,催化剂在从反应器底部进入的原料油和氢气的带动下,处于沸腾状态,与固定床反应器处于完全不同的流体状态。沸腾床加氢反应可以处理高金属、高沥青质含量的劣质原料油,反应具有压力降小、温度均匀、可以在线加排催化剂以保持催化剂活性等特点。

沸腾床加氢反应器一般要设置催化剂在线加排系统,用于催化剂的加入和排出。但催化剂在线加排系统并不是连续使用,一般是反应性能达不到要求时进行催化剂更新,根据原料性质及转化深度要求,一般一周或更长时间进行催化剂更新一次。催化剂加入系统处于常压与反应器的高压(一般反应压力在15MPa以上)之间,启用时打开相关各阀门,将固体物料沿输送管路及相关设备加入反应器中,加入完毕后再将相关阀门关闭。由于催化剂加入系统操作频繁,加之固体物料对阀门的磨损,使得催化剂加入系统的阀门内漏现象比其它位置的阀门严重得多。由于催化剂加入系统与常压设备(如催化剂备用储罐等)连接,反应系统内的高含硫化氢气体容易经过这些内漏的阀门进入常压设备内或进一步泄露至环境,硫化氢是剧毒物质,因此,对安全生产带来一定安全隐患。目前没有适宜的解决方案,只能从阀门的耐用性解决该问题,或及时更换内漏的阀门,增加了装置运行成本。

目前存在两种主要类型的沸腾加氢技术,一类是采用油相循环的方式,如USRe25,770中描述的沸腾床工艺,此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在于:为保持液固分离效果,反应器内催化剂用量不能太多,反应器利用率低,工业沸腾床反应器利用率一般只有40%左右(利用率一般指催化剂装填量占反应器容积(不计封头空间)的百分数,固定床反应器利用率一般在90%以上);反应器有较大空间使液体物料在没有催化条件下的停留时间过长,此部位没有加氢反应,物料在高温下容易反应结焦。另一类是在反应器内设置三相分离器,在反应器内上部进行气-液-固分离,如CN 02109404.7介绍的沸腾床反应器,按该方案通过设置内置三相分离器,可以提高催化剂的用量,即提高反应器的利用空间,但在实际使用时,催化剂用量提高用限,如果催化剂用量增加,三相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快速下降,实际上比第一类沸腾床反应器利用率提高有限;CN 200710012680.9对上述技术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在三相分离器下部设置导向结构,利用导向结构,增加三相分离器的操作弹性,确保三相分离器的高效分离,减少催化剂的带出量,提高催化剂藏量,提高反应器利用率,但在使用时,仍需在三相分离器下部一定区设置催化剂稀相区(如其附图所示,该区域催化剂量很少,基本不发生加氢反应),否则三相分离器的分离效果仍不能满足要求,而稀相区的存在,影响反应器利用率的进一步提升(虽然其说明书中指出反应器壳体内的催化剂装量可以为反应器容积的40~70%,但一般也只有在50%左右的情况下可以稳定运转),也影响加氢反应效果,并且反应器规模放大后,催化剂装量更难以提高,难以达到实验装置的效果。后者虽然理论上不需循环油,但在开工、停工、操作异常时会造成催化剂难以达到稳定的沸腾状态,操作稳定性不足。因此,如何提高沸腾床加氢反应器的利用效率,提高反应效果,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英保能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英保能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83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高效催化山梨醇液相重整为C6碳氢化合物的方法-201510927699.0
  • 何静;孔颖;安哲 - 北京化工大学
  • 2015-12-14 - 2019-08-13 - C10G45/06
  • 一种高效催化山梨醇液相重整为C6碳氢化合物的方法,属于生物质重整催化领域,采用氢气置换反应釜的空气并填充反应釜调节压力,加入底物山梨醇的质量分数为10~30wt%,采用含Ni催化剂,催化剂加入量与所加山梨醇质量比为0.5:1~6:1,反应温度为130~240℃,反应压力为0.5~2MPa,反应时间为1~24h,反应溶剂为超纯水;含Ni催化剂为由均分散的金属活性中心纳米颗粒和水滑石煅烧所得的氧化物和尖晶石组成,金属活性中心为Ni或NiCu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催化剂便宜高效。催化山梨醇液相重整为C6碳氢化合物,反应在240℃、2MPa左右2h时可将山梨醇完全转化,产率达到94%。
  • 一种双组分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510534433.X
  • 李学兵;李广慈;岳利;陈磊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2015-08-27 - 2018-11-27 - C10G45/06
  • 本发明属于催化技术和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组分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纳米管在介观上呈一维空心管状结构,长度为0.8‑3.0μm,管内径为50‑200nm,其由一种Ⅷ族金属和一种ⅥB族金属组成的双金属复合硫化物;其中,Ⅷ族金属硫化物占粉体质量的1‑50%。本发明所述的制备过程简单、易行,可以大批量制备具有纳米管状结构的Co(Ni)‑Mo(W)双金属硫化物粉体。和传统的制备方法相比,制备过程的能耗较低,且所得的硫化物粉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该粉体可直接用于劣质汽、柴油的加氢脱硫反应,对难脱除的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特别是含有甲基取代的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表现出较高的脱硫性能,脱硫率高出传统的负载型加氢脱硫催化剂3‑4倍,本发明对于在较为缓和的操作条件下实现汽、柴油的超深度脱硫具有重要意义。
  • 沸腾床加氢反应设备-201820188358.5
  • 王小英 - 上海英保能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2-02 - 2018-10-02 - C10G45/06
  •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沸腾床加氢反应设备。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反应设备,包括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催化剂加入系统和加剂管路,其中,催化剂加入系统包括催化剂储罐和连通催化剂储罐与沸腾床加氢反应器内部空间的催化剂输送管路,催化剂输送管路上设置至少两个阀门,两个阀门之间的催化剂输送管路与加剂管路之间采用防硫化氢泄露管路连通,防硫化氢泄露管路上设置至少一个阀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沸腾床加氢反应设备,解决了催化剂加入系统因特殊工况下频繁操作造成内漏带来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了反应器的利用率,提升了加氢反应效果,提高了装置操作的稳定性。
  • 一种用于降低烃进料流的氯化物含量的催化方法-201680065937.4
  • A·A·哈基姆;A·K·乔什 - SABIC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2016-09-23 - 2018-07-17 - C10G45/06
  • 一种用于降低烃进料流的氯化物含量的方法,所述方法涉及在氢气存在下使包含通过裂化含氯化物热塑性材料而获得的含氯化物热解油的烃进料流与包含Co、Mo和Ni中的至少一种的硫化催化剂或者在催化剂载体上包含Pd、Pt、Cu和/或Zn的催化剂接触,以降低所述烃进料流中存在的一种或多种有机氯化物化合物并形成烃产物流和HCl。将所述HCl从所述烃产物流中去除,其中基于所述氯化物的总重量和所述烃进料流的总重量,所述烃产物流的氯化物含量低于所述烃进料流。
  • 含硫烃脱硫的催化剂体系和含硫烃脱硫的方法-201510209476.0
  • 孙言;林伟;王鹏;田辉平;徐志成;王磊;李峥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2015-04-28 - 2018-03-20 - C10G45/06
  • 本发明涉及脱硫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硫烃脱硫的催化剂体系,该催化剂体系用于含硫烃脱硫的方法。该催化剂体系包括脱硫助剂和规整结构催化剂;所述规整结构催化剂包括规整结构载体和分布在载体内表面和/或外表面的活性组分涂层,以所述活性组分涂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活性组分涂层含有30‑90重量%的活性金属和10‑70重量%的基质,所述活性金属为VIIB族和/或VIII族的金属;以所述脱硫助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脱硫助剂含有5‑35重量%的氧化铝、0.5‑10重量%稀土氧化物、5‑35重量%的氧化硅源和30‑89.5重量%的IIB、VB和VIB族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的氧化物,所述脱硫助剂为平均粒径20‑200微米的微球。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体系可以有更好的脱硫活性和脱硫稳定性。
  • 制造具有低硫含量的汽油的方法-201380070377.8
  • O.图扎兰;P.勒弗莱夫 - IFP新能源公司
  • 2013-12-13 - 2015-10-14 - C10G45/06
  • 本发明涉及处理包含二烯烃、烯烃和包括硫醇的含硫化合物的汽油的方法,其中:-将汽油注入包含至少一个反应区(4)的蒸馏塔(3)中,所述反应区(4)包括包含基底和至少一种第VIII族的元素的至少第一催化剂,所述注入在位于反应区(4)下方的水平处进行,以此方式令该汽油的至少一种馏分与该反应区(4)的催化剂接触并通过与二烯烃的反应将所述馏分的至少一部分硫醇转化为含硫化合物,并制造在所述蒸馏塔(3)顶部排出的脱硫轻质汽油;该方法还包括以下阶段:-在位于反应区(4)上方和蒸馏塔(3)顶部下方的水平处排出中间汽油馏分;- 在该塔的底部排出包含大部分该含硫化合物的重质汽油;-令所述中间汽油馏分在脱硫醇反应器(13)中在硫化物形式的第二催化剂的存在下任选与氢接触,以这种方式制造含有硫化物的流出物;-将获自脱硫醇反应器的流出物在该蒸馏塔(3)中再循环。
  • 单反应器同时脱除汽油和液化气中硫化物的方法-201110290851.0
  • 王文寿;徐莉;刘宪龙;毛安国;张久顺;刘玉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2011-09-29 - 2013-04-10 - C10G45/06
  • 单反应器同时脱除烃油和液化气中硫化物的方法,脱硫吸附剂由下部引入流化床反应器,汽油原料和氢气从底部进入流化床反应器,自下而上流动,与反应器中的脱硫吸附剂接触吸附脱除其中的硫化物;含硫液化气在流化床反应器中部引入,与汽油脱硫后的低活性脱硫吸附剂接触,脱除其中的硫化物;与液化气反应后的高载硫量的待生脱硫吸附剂由上部引出流化床反应器,进入流化床再生器中与含氧气体接触再生,再生后的吸附剂经还原后返回到流化床反应器下部循环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利用吸附剂汽油脱硫后剩余的脱硫能力吸附脱除液化气中的硫化物。在不影响汽油脱硫效果的前提下,最大化的利用了吸附剂的脱硫活性,有效地脱除了液化气中的硫化物。
  • 一种乙烯裂解副产物碳九馏分加氢提质方法-201210116692.7
  • 刘卫星;陈国俊;蒋继星 - 江苏联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2012-04-20 - 2012-08-08 - C10G45/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烯裂解副产物碳九馏分加氢提质方法,采用原料碳九馏分和氢气进行加氢反应;该加氢反应在装有催化剂的连续固定床反应器内进行,进行了200-500小时稳定试验,加氢压力为0.5-1.5MPa,温度为40-120℃,体积空速为0.5-2.0/h,氢油比为400-1500:1;所述催化剂的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镍15-30%、钛2-10%,其余为氧化铝。本发明加氢提质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活性高并且可再生重复使用。
  • 一种变压器油抗析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200810238977.1
  • 柯友胜;罗来龙;蔡烈奎;李峻峰;马蕊燕;校震;何军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2008-12-08 - 2010-06-23 - C10G45/0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油抗析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以环烷基稠油的285~360℃馏份为原料,通过加氢精制工艺得到抗析气添加剂组分;催化剂为钨-镍、钴-镍、钨-钼-镍、镍-钼或钼-钴-镍催化剂中任意一种;按催化剂总重量100%计各组分含量为:镍5~30%,和/或钼1~10%,和/或钨1~10%,和/或钴1~10%,和/或氧化硅0.1~20%和余量氧化铝;反应压力为1.0~15.0MPa、反应温度200~300℃、反应空速为0.5~2.0小时-1、氢油体积比为200~3000∶1;不需另加抗氧剂,生产出符合IEC60296(2003)标准的变压器油,变压器油的PCA含量不大于3%。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