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搭载高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的机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6985.5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3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兴霞;沈富强;廖小露;赵桢;黄瑞金;程多祥;黄青伦;周云波;刘遐龄;潘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B64D47/00 | 分类号: | B64D4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光谱传感器 机舱 缓冲片 通孔 本实用新型 弹性缓冲棒 高光谱遥感 地物目标 服务形式 机舱内壁 技术瓶颈 快速监测 设置位置 携带设备 应急监测 高光谱 内固定 底面 适配 测绘 铺设 应急 镜头 拓展 应用 | ||
1.一种搭载高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的机舱,其特征在于:机舱(1)内固定有高光谱传感器(2),所述机舱(1)底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设置位置与高光谱传感器镜头(21)所在位置相适配;
所述机舱(1)内壁铺设有缓冲片(3),所述缓冲片(3)靠近高光谱传感器(2)的一面设置有弹性缓冲棒(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载高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的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光谱传感器(2)通过缓冲件(4)安装在机舱(1)底部,所述缓冲件(4)上设置有穿孔(44),所述穿孔(44)的设置位置与高光谱传感器镜头(21)所在位置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搭载高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的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4)包括固定在机舱(1)底面上的下固定块(42)和固定在高光谱传感器(2)下方的上固定块(41),所述上固定块(41)和下固定块(42)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搭载高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的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块(4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411)、下固定块(42)上设置有第二凹槽(421),所述第一凹槽(411)和第二凹槽(421)一一对应,且相对应的第一凹槽(411)和第二凹槽(421)之间设置有定位球(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搭载高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的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球(43)表面铺设有缓冲片(3),所述缓冲片(3)靠近高光谱传感器(2)的一面设置有弹性缓冲棒(3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搭载高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的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球(43)的直径大于第一凹槽(411)槽底与第二凹槽(421)槽底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凹槽(411)和第二凹槽(421)的槽面半径均大于定位球(43)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载高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的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棒(31)表面涂有润滑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载高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的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棒与缓冲片(3)一体成型且连接处设置有加强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未经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69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