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4328.7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5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4 | 分类号: | B62D25/24;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口盖 内板 外板 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 导向槽 导向柱 挡边 挡块 卡槽 卡块 安装限位结构 导向配合结构 汽车结构设计 防脱结构 防脱卡板 防脱卡块 卡接结构 装配过程 上表面 下表面 拆解 配合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结构,属于汽车结构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充电口盖内板和充电口盖外板;充电口盖内板的上表面上具有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第一卡槽、第一挡边、第二卡槽、第二挡边以及防脱卡块;充电口盖外板的下表面上设置相配合的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第一卡块、第一挡块、第二卡块、第二挡块以及防脱卡板。本实施例的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结构具有安装导向配合结构、安装限位结构以及防脱结构,使得装配过程简便,卡接结构可靠且便于拆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充电口盖外板2与充电口盖内板1是通过粘接胶3粘接为一体,当充电口盖外板维修更换时需要同时维修更换充电口盖内板,这样不仅不利于维修更换的方便性、也提高了维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结构。
一种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充电口盖内板和充电口盖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内板的上表面上具有位于上表面前端中间的第一导向槽,位于上表面后端中间的第二导向槽,位于所述上表面前端两侧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外侧设置有第一挡边,位于所述上表面后端两侧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外侧设置有第二挡边,位于所述上表面后端的防脱卡块;所述充电口盖外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相配合的第一导向柱、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柱,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配合的第一卡块以及与所述第一挡边相配合的第一挡块,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块以及与所述第二挡边相配合的第二挡块,所述充电口盖外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防脱卡块相配合的防脱卡板。
其中,所述上表面前端两侧的第一卡槽相互对称,所述上表面后端两侧的第二卡槽相互对称。
其中,所述充电口盖内板包括位于前端的充电口盖转动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结构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采用卡接的活连接形式,便于后期维修更换,同时也节约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过程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充电口盖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4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