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支架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1223.8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9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严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7/00 | 分类号: | F02B77/00;F02M35/104;F01N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板 固定支架 固定孔 连接板 支架 发动机 氧气传感器 进气管 发动机线束 方向延伸 向上延伸 上端 机身 适配 线束 磨损 汽车 | ||
一种固定支架及汽车,该固定支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从所述第一固定板一端部向上延伸出的一连接板,以及与所述连接板上端连接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用于连接发动机的机身,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用于连接发动机的进气管,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端连接,另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一凹槽,所述凹槽与氧气传感器线束的接头适配。通过固定支架可将发动机的进气管、氧气传感器和发动机线束固定在发动机的机身上,避免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支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称为人们最常用的的代步工具。在汽车的生产和装配过程中设计多个系统设备和零部件,其中发动机是汽车的重要组成之一。
一般汽车的发动机连接有进气管、气体管路、废弃排出管,以及分别设置在废气排出管前端和后端的两个氧气传感器。进气管为发动机燃烧提供空气,氧气传感器用于检测废气排出管内的氧气含量,并将检测的数据发送至汽车的ECU。发动机线束与氧气传感器线束连接,发动机线束连接汽车电源和ECU,为前氧传感器提供电源和接地,以及将尾气数据信号传递给ECU处理。
现有的发动机上的前氧传感器线束固定在机舱内环境较高的位置且没有固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线束来回晃动,线皮容易磨损导致车辆被烧;而且发动机的进气管仅端部与发动机连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容易在来回晃动,容易损坏进气管。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固定发动机进气管和氧气传感器线束的固定支架,以及使用该固定支架的汽车。
一种固定支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从所述第一固定板一端部向上延伸出的第一连接板,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端连接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用于连接发动机的机身,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用于连接发动机的进气管,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端连接,另一端朝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一凹槽,所述凹槽与氧气传感器线束的接头适配。
上述固定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固定板另一端部向上延伸出的第二连接板,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端连接的第四固定板,所述第四固定板上开设一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用于连接所述发动机。
上述固定支架,其中,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连在所述第三固定板一端的第三连接板,以及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另一端连接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上端均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接触。
上述固定支架,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截面呈凵字形。
上述固定支架,其中,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面焊接。
上述固定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发动机与发动机连接的进气管,和设置在废弃排出管上的氧气传感器,以及上述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分别与所述发动机、所述进气管和氧气传感器线束连接。
上述汽车,其中,所述氧气传感器线束的接头周向设置两个相对的环形凸台,两个所述环形凸台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厚度适配,所述接头卡设于所述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固定支架通过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将发动机的进气管、氧气传感器和发动机线束固定在发动机的机身上。从而避免进气管、氧气传感器和发动机线束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晃动,防止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12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伸缩的散热型张力杆
- 下一篇:一种汽车尾气管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