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燃料电池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2592.0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6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康;裘瑾英;王朝云;陈秀祥;霍亮;吴洁;郭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29 | 分类号: | H01M8/040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散热壳体 连接管 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 传统散热器 电池包装 散热系统 出水管 进水管 船用 水泵出水口 水泵进水口 腔体结构 热量传递 散热风扇 耗能 噪音 海水 游客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燃料电池散热系统,包括电池包装壳以及分布在电池包装壳底部散热壳体,散热壳体为腔体结构,散热壳体底部分别分布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水泵出水口相连,出水管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散热器相连通,水泵进水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散热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保证燃料电池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巧妙的将热量传递给海水,同时省去了传统散热器的散热风扇,克服了传统散热器体积大、耗能高、噪音大等的缺点,给船上的游客和工作人员提供更好地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燃料电池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直流电能的发电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把物质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且燃料电池进行化学反应所需的物质是由外部不断补充的,只要供应燃料,就能源源不断地输出电能和热能。简而言之,燃料电池就是能量转换装置。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是以氢气为燃料,以氧气为氧化剂的电化学发电装置。由于环境友好性和能量转换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时最清洁和高效的新能源发电装置,被广泛应用在汽车上。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需要通过散热器将热量传递出去,从而使电池温度控制在正常范围,而传统的散热器存在体积大、耗能高、噪音大等缺点,并且这些缺点会随着电池容量的增大而越发严重。而船上的空间有限,如果把传统的散热器应用在船上,不仅占用空间而且会使船上的游客体验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船用燃料电池散热系统,通过散热器合理巧妙的位置设计,克服了传统散热器体积大、耗能高、噪音大等的缺点,可以利用海水这一天然的低温热源,使电池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器-船体-海水依次传递。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船用燃料电池散热系统,包括电池包装壳以及分布在电池包装壳底部散热壳体,散热壳体为腔体结构,散热壳体底部分别分布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水泵出水口相连,出水管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散热器相连通,水泵进水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散热器相连通;
所述散热器通过支撑座与船底相连,散热器与支撑座之间安装有导热定位片,散热器通过定位卡扣与支撑座相连,支撑座中间沿直线方向均布有导热支撑片;
所述支撑座为矩形框体结构,支撑座前后侧中间沿直线方向均布有第一定位卡槽,支撑座内部前后侧沿直线方向均布有第一限位槽;导热定位片与支撑座顶端面接触相连,导热定位片内部前后侧沿直线方向均布有与第一限位槽相对应的第二限位槽;导热支撑片两端与第二限位槽进行过盈配合;散热器包括与第二连接管相连通的入口端以及与第三连接管相连通的出口端,入口端与出口端之间沿直线方向均布有若干平行分布的直通管,相邻直通管之间通过过渡管相连通;定位卡扣包括拱形卡板,拱形卡板底部两端竖直连接有夹持侧板,夹持侧板中间设有与第一定位卡槽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卡槽,第二定位卡槽中安装有定位卡片,定位卡片穿过第二定位卡槽与第一定位卡槽进行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支撑片两端与第一限位槽进行滑动配合,减少安装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卡片与第二定位卡槽之间为滑动配合,减少安装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定位片的厚度为3-5毫米,导热速度快。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支撑片顶部与直通管接触相连,起到良好的支撑与换热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25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