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动力伞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9990.9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1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宋大雷;肖川;林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1/02 | 分类号: | B64C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伞 水平旋翼 伞舱 滑翔伞 起飞 升力 收纳 风力条件 弹出 垂直 制约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人动力伞,包括机体(10),所述机体(10)设有伞舱;滑翔伞(20),可弹出地收纳在所述伞舱中;以及水平旋翼(30),安装在所述机体(10)上,以为所述机体(10)提供升力。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无人动力伞的机体上设置水平旋翼,水平旋翼在旋转时能够产生升力,使得机体能够垂直起飞,从而避免受到起飞场地的作业范围以及风力条件等因素制约。在起飞时,滑翔伞可以收纳在伞舱中,当无人动力伞起飞到一定高度后,水平旋翼停止旋转,滑翔伞从伞舱中弹出以继续为无人动力伞提供升力。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无人动力伞。
背景技术
无人动力伞是一种利用滑翔伞飞行的无人飞行器,应用于植保等领域。在相关技术中,无人动力伞通常采取滑跃起飞的形式,通过推力产生初速度,通过滑翔伞产生升力。这种起飞方式受起飞场地的作业范围以及风力条件等影响较明显,起飞过程中经常出现伞头塌陷,伞车偏离等不能正常起飞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动力伞,以解决现有的无人动力伞受起飞条件约束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无人动力伞,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设有伞舱;
滑翔伞,可弹出地收纳在所述伞舱中;以及
水平旋翼,安装在所述机体上,以为所述机体提供升力。
可选地,所述无人动力伞还包括从所述机体横向向外延伸的支臂,所述水平旋翼安装在所述支臂的端部,所述水平旋翼包括多个,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机体两侧的所述水平旋翼在旋转时的旋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支臂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机体上。
可选地,所述机体的后端设置有垂直旋翼。
可选地,所述机体的后端设置有保护圈,所述保护圈环绕在所述垂直旋翼的外周。
可选地,所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可选地,所述滚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前端正下方的第一滚轮,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后端侧下方的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滚轮通过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支杆安装在所述机体上,所述第二滚轮通过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二支杆安装在所述机体上,所述第三滚轮通过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三支杆安装在所述机体上,所述第二支杆和所述第三支杆对称于所述机体的纵向中心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无人动力伞的机体上设置水平旋翼,水平旋翼在旋转时能够产生升力,使得机体能够垂直起飞,从而避免受到起飞场地的作业范围以及风力条件等因素制约。在起飞时,滑翔伞可以收纳在伞舱中,当无人动力伞起飞到一定高度后,水平旋翼停止旋转,滑翔伞从伞舱中弹出以继续为无人动力伞提供升力。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人动力伞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人动力伞的俯视图,其中未示出滑翔伞;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人动力伞的主视图,其中未示出滑翔伞。
附图标记说明
10 机体 20 滑翔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99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垂直起降飞行装置及固定翼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铝制遥控杆旋转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