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轮毂保护圈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38519.X | 申请日: | 2018-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5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钰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钰枢 |
| 主分类号: | B60B7/00 | 分类号: | B60B7/00;B60B7/06;B60B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圈 抱紧爪 嵌装部 轮毂边缘 汽车轮毂 保护部 本实用新型 轮毂 等间距间隔 轿车轮毂 摩擦颗粒 停车过程 维修成本 行驶过程 多颜色 摩擦棱 侧壁 刮擦 硬物 掉头 汽车 轮胎 美观 受损 | ||
1.一种汽车轮毂保护圈,包括轮毂保护圈本体、轮毂边缘保护部、嵌装部、多个抱紧爪,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边缘保护部设置在轮毂保护圈本体上,多个所述抱紧爪等间距间隔设置在保护圈本体内侧,所述嵌装部设置在抱紧爪与轮毂边缘保护部之间,所述嵌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保护圈本体的侧壁上,所述嵌装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抱紧爪顶部,所述嵌装部的表面均匀分布有摩擦颗粒,所述抱紧爪的正面设有多条摩擦棱,每个所述摩擦棱的正面分布有摩擦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保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边缘保护部设置在保护圈本体外侧,所述轮毂边缘保护部的正面呈直角圆形棱角,所述轮毂边缘保护部的反面呈短柄镰刀状,所述轮毂边缘保护部的夹角处设有弧面凸起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保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爪间隔设置在保护圈本体的内侧,所述抱紧爪为弧形结构,且抱紧爪的弧面厚度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保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颗粒成圆锥形,所述摩擦颗粒分两行设置在嵌装部的表面,且摩擦颗粒错位等距分布在嵌装部的表面,且上一行的一颗摩擦颗粒和下一行的二颗摩擦颗粒构成三角状,上一行的二颗摩擦颗粒和下一行的二颗摩擦颗粒构成平行四边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保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棱分四层由厚变薄分布在抱紧爪上,在四层中,第一层紧靠嵌装部,这一层最厚;第二层紧靠第一层,比第一层薄且比第一层高;第三层紧靠第二层,比第二层薄且比第二次低;第四层紧靠第三层,比第三层薄且比第三层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保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钉间隔排布设置在多条摩擦棱的周围,第一排摩擦钉间隔设置在第一层摩擦棱顶部,第一排摩擦钉设置为2颗;第二排摩擦钉间隔设置在第一层摩擦棱上,第二排摩擦钉设置为3颗,并且第一排的任何1颗和第2排的任何两颗成三角形状分布,该分布构成错位分布效果;第三排摩擦钉间隔设置在第二层摩擦棱上,第三排摩擦钉设置为2颗,并且第二排的任何2颗和第三排的任何1颗成三角形状分布,该分布构成错位分布效果;第四排摩擦钉间隔设置在第三层摩擦棱上,第四排摩擦钉设置为2颗,并且第三排的2颗和第四排的2颗成长方形形状分布;所述摩擦钉成半反三角立体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保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保护圈本体为PP或PA材料制成,并且为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保护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圈本体适配直径为14英寸、15英寸、16英寸、17英寸、18英寸、19英寸、20英寸、21英寸和22英寸汽车轮毂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钰枢,未经张钰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851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辐安装平面加强型车轮
- 下一篇:重载车后双轮异物卡嵌排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