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凸轮轴两端面组合加工用液压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4979.7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4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郑海友;张俊浩;张章;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环球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板 液压动力装置 底座 航空插座 结构板 凸轮轴 液压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 压紧装置 转角油缸 组合加工 控制器 支撑 电连接 两端面 对称 凸轮轴坯料 一次装夹 插头 安装腔 油管 侧壁 上板 加工 | ||
1.凸轮轴两端面组合加工用液压定位装置,包括底座(5)、结构板(3)、滑板(4)、“V”型支撑块(2)和控制器(9),底座(5)的底板固定在数控卧铣机床的机床工作台(1)上,其特征在于:底座(5)的顶板上固定设有结构板(3),结构板(3)的上板面上设有相互对称的两个滑板(4),每个滑板(4)上都设有1—3对“V”型支撑块(2),两个滑板(4)上的“V”型支撑块(2)相互对称,每对“V”型支撑块(2)之间的滑板(4)上设有一个转角油缸压紧装置(6);所述的底座(5)的中部设有放置液压动力装置(8)的液压动力装置安装腔(51),液压动力装置(8)通过油管与转角油缸压紧装置(6)相连接,底座(5)的侧壁上固定设有航空插座(10),液压动力装置(8)通过导线与航空插座(10)电连接,控制器(9)通过导线与航空插座(10)的插头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两端面组合加工用液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板(3)的下部设有转角油缸放置腔(36)和挡料定位装置安装腔(35),在结构板(3)的顶板上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滑槽(31)、一号通孔(32)、二号通孔(33)和三号通孔(34),滑槽(31)的轴线与滑板(4)的轴线垂直,一号通孔(32)与挡料定位装置安装腔(35)相连通,二号通孔(33)与转角油缸放置腔36相连通,滑板(4)的两端底部分别固定设有滑块(11),滑块(11)滑动设置在滑槽(31)内,螺钉从下向上穿过三号通孔(34)后与滑板(4)的底部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两端面组合加工用液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角油缸压紧装置(6),由转角油缸(61)、一号螺杆(63)和压块(64)构成,转角油缸(61)固定在滑板(4)的底部,转角油缸(61)的驱动杆(62)的自由端固定连接一号螺杆(63),一号螺杆(63)与压块(64)的中部固定连接,压块(64)的两端位于压块(64)两侧的“V”型支撑块(2)的开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两端面组合加工用液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动力装置(8),包括电机(801)、油泵(802)、油箱(803)、溢流阀(805)、一号单向阀(806)、三位四通电磁阀(807)和双向液控单向阀(808),电机(801)与油泵(802)连接,油泵(802)的进口与油箱(803)相连通,油泵(802)的出口分别通过油管与一号单向阀(806)的进口、溢流阀(805)的进口相连接,溢流阀(805)的出口通过油管与油箱(803)相连通,一号单向阀(806)的出口与双向液控单向阀(808)的B口相连接,双向液控单向阀(808)的D口与油箱(803)相连通,双向液控单向阀(808)的A口与三位四通电磁阀(807)的P口相连通,双向液控单向阀(808)的C口与三位四通电磁阀(807)的T口相连通,三位四通电磁阀(807)的A口与转角油缸(61)的下端口相连通,三位四通电磁阀(807)的B口与转角油缸(61)的上端口相连通,电机(801)和三位四通电磁阀(807)通过导线与航空插座(10)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凸轮轴两端面组合加工用液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泵(802)的出油口通过油管连接油表(804),所述的双向液控单向阀(808)的C口通过二号单向阀(810)与储能器(809)相连接,节流阀(811)的两端分别与二号单向阀(810)的两端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两端面组合加工用液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板(3)上设有挡料定位装置(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环球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莱芜环球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49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