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降立体车库的载车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7082.3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7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俞天明;俞可;林焘;张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巨人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06 | 分类号: | E04H6/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施建勇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浪板 前大梁 载车台 履板 大梁 前斜坡 载车板 主载车 升降立体车库 转动连接 后挡轮 分设 立体车库技术 车辆安全 车位空间 停车空间 板固定 板两侧 折角 搬运 停放 | ||
一种升降立体车库的载车板,属于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主载车台和辅载车台;所述主载车台包括后挡轮架、左后大梁、右后大梁、后履板和主浪板;所述后履板固定安装于主浪板的后方;所述左后大梁、右后大梁分设于后履板和主浪板的两侧;所述后挡轮架固定安装于后履板的后方;所述主浪板的前端与辅载车台转动连接;所述辅载车台包括辅浪板、前斜坡板、右前大梁、左前大梁;所述前斜坡板固定安装于辅浪板前方;所述右前大梁、左前大梁分设于辅浪板、前斜坡板两侧。本载车板通过主载车台和辅载车台形成一个折角,提升了车辆的停放的稳定性,确保车辆安全的搬运,并能够实现车辆对中,从而提高停车空间的利用率,能够在有限的车位空间内存放较大规格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升降立体车库的载车板。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机械智能立体停车库的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如何更大程度的提高机械立体停车库的安全性、可靠性及适应性,是机械停车库永远追求的目标。在现有的机械式立体停车系统中,驾驶人员驾驶车辆停放到载车台上,然后离开,停车系统通过车辆搬运或传输设备、升降设备和转运设备完成车辆的输送及在停车位上的存放。在停车设备中,车辆是由驾驶人员自行驶入车厅,然后由设备存入停车设备内部车位上。由于车位空间有限,如何将车辆合理存放十分关键。因此,需要实现汽车与载车台精确的对中,把汽车搬运起来存放到车位上精确的位置,从而充分利用有限空间。
另外,在车库设计中,安全问题非常重要,车库传输及搬运系统能否承载相应重量的载荷,汽车外形尺寸及轴距能否满足存车要求,需要有一个系统进行精确的检测及核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升降立体车库的载车板。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升降立体车库的载车板,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主载车台和辅载车台;所述主载车台包括后挡轮架、左后大梁、右后大梁、后履板和主浪板;所述后履板固定安装于主浪板的后方;所述左后大梁、右后大梁分设于后履板和主浪板的两侧;所述后挡轮架固定安装于后履板的后方;所述主浪板的前端与辅载车台转动连接;所述辅载车台包括辅浪板、前斜坡板、右前大梁、左前大梁;所述前斜坡板固定安装于辅浪板前方;所述右前大梁、左前大梁分设于辅浪板、前斜坡板两侧。
所述左后大梁和右后大梁之间设有补强架;所述补强架一端固定连接左后大梁,另一端固定连接右后大梁。
所述辅浪板前端两侧转动安装有摇臂;所述摇臂竖立设置,摇臂顶部转动安装有摇臂轮;所述辅浪板前端两侧固定安装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摇臂相邻设置且位于摇臂的后侧。
一种升降立体车库的载车板,还包括连接梁、导轮心轴、限位螺栓;所述连接梁前端固定安装于辅载车台,中部转动安装于主载车台的前端,后端安装有限位螺栓;所述导轮心轴穿设于连接梁中部和主载车台的前端。
本载车板通过主载车台和辅载车台形成一个折角,提升了车辆的停放的稳定性,确保车辆安全的搬运,并能够实现车辆对中,从而提高停车空间的利用率,能够在有限的车位空间内存放较大规格的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主载车台100、后挡轮架101、左后大梁102、右后大梁103、后履板104、主浪板105、补强架106、辅载车台200、辅浪板201、前斜坡板202、右前大梁203、左前大梁204、摇臂205、摇臂轮206、橡胶圈207、连接梁301、导轮心轴302、限位螺栓30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巨人停车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巨人停车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70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