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舱空气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91423.2 | 申请日: | 201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0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庆;梁红英;万金娥;王华锐;仲成维;王小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华信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潍坊中润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6 | 代理人: | 田友亮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气管 进气 硬管 空气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空气检测 连接软管 舱口 拆卸方便 充气装置 环形气囊 气阀 中间管 探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舱空气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空气检测仪,所述外壳外侧设有两件环形气管,两件环形气管之间设有中间管,其中一件环形气管连接有进气硬管,所述环形气管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连接有环形气囊,所述进气硬管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进气硬管上设有气阀。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只需将外壳和空气检测仪探入空气进舱口,减少在狭小的空气进舱口空间内的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安装、拆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舱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进舱空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氧舱使用过程中,需要对舱体内加压,舱体内形成高压氧环境,舱体内压力明显大于舱体外压力。
对于医用空气加压氧舱,TSG24-2015中对舱体内的空气质量要求较高。
因此,通常在空气进舱口中安装空气检测仪,但现有空气进舱口较为狭小,空气检测仪安装、拆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进舱空气检测装置,安装、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一种进舱空气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空气检测仪,所述外壳外侧设有两件环形气管,两件环形气管之间设有中间管,其中一件环形气管连接有进气硬管,所述环形气管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连接有环形气囊,所述进气硬管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进气硬管上设有气阀。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壳上设有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设有进气口,所述后端盖设有出气口。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壳的形状为圆筒形,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前端盖的外径大于外壳的外径,所述后端盖的外径大于外壳的外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形状为圆形,所述进气口的内径小于外壳的内径,所述出气口的内径小于外壳的内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前端盖上设有连接孔,进气硬管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孔设有内螺纹。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前端盖与外壳粘结,所述后端盖与外壳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与每件环形气管连接的连接软管的数量为四件,四件连接软管沿环形气管周向均匀分布。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环形气管与外壳粘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充气装置为气泵。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进气硬管与环形气管粘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只需将外壳和空气检测仪探入空气进舱口,减少在狭小的空气进舱口空间内的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安装、拆卸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进舱空气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进舱空气检测装置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进舱空气检测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4是图3中截面A-A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进舱空气检测装置的非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华信氧业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华信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91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气质量在线监测管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氧化功能的钾检测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