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端面开槽的钟形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7212.1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5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武;张航;赵杰;吴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2 | 分类号: | B60B35/12;B60B35/16;B60B35/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钟形壳 轮毂轴承 本实用新型 端面开槽 机械制造技术 配合关系 配合面 轻量化 槽体 配合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面开槽的钟形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钟形壳与轮毂轴承配合面的端面设有槽体。本实用新型减少钟形壳与轮毂轴承配合面的接触面积,改善配合关系,改善NVH问题;降低了钟形壳与轮毂轴承配合面加工精度,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产品重量,实现产品轻量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端面开槽的钟形壳。
背景技术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的功用是传递并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如图1所示,转向节3与轮毂轴承和驱动轴总成向连接,通过螺栓连接将轮毂轴承与转向节连接,而驱动轴总成的固定端钟形壳与轮毂轴承通过花键连接传递力矩,同时通过螺栓连接施加预紧力,将钟形壳1与轮毂轴承4配合面贴合;目前钟形壳端面与轮毂轴承两者之间的配合面面积大(详见图1中局部放大图),为了保证两者之间的配合关系,对配合面的平面度和配合面与轴线的垂直度都有一定要求,加工精度要求高,配合面配合精度降低,生产成本高;此外,现有的钟形壳(图2)球笼重量大,成本高。因此,对现有钟形壳的结构做进一步的改进,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端面开槽的钟形壳,便于改善钟形壳端面与轴承端面的配合关系,同时实现了钟形壳的减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端面开槽的钟形壳,所述钟形壳与轮毂轴承配合面的端面设有槽体。
汽车零部件减重是整车轻量化的趋势,本实用新型在钟形壳与轮毂轴承配合面的端面开槽,有利于两者之间配合面的贴合,减少钟形壳与轮毂轴承配合面的接触面积,改善配合关系,同时可适当考虑降低配合面的加工要求,增加表面粗糙度,有利于减少于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动载荷或者起步时引起的NVH问题。同时钟形壳与轮毂轴承配合面的形位公差,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槽体为圆环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槽体为若干个间隔分布的圆弧状槽体。
作为优选,所述圆弧状槽体之间为轴对称关系。
作为优选,所述槽体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
作为优选,所述槽体的横截面为下底朝上的等腰梯形,更有利于减少钟形壳与轮毂轴承配合面的接触面积,该设计使得槽体内部空间增大,从而减轻钟形壳产品的重量。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减少钟形壳与轮毂轴承配合面的接触面积,改善配合关系,改善NVH问题;
(2)降低了钟形壳与轮毂轴承配合面加工精度,降低生产成本;
(3)减少产品重量,实现产品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部分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槽体的一种剖面图。
图中:钟形壳1,槽体2,转向节3,轮毂轴承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72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