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雷电预警自断自恢复插座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6339.1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4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壅;郭永杰;刘昌浩;黄兵兵;高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永杰;王金壅 |
主分类号: | H02H3/20 | 分类号: | H02H3/20;H02H3/08;H02H3/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张月 |
地址: | 022150 内蒙古自治区呼***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极管 负极 三极管 继电器 正极 可调电阻 控制系统 雷电预警 控制器 自恢复 插座 电源 雷电检测电路 语音报警模块 本实用新型 定时器设置 发光二极管 控制器连接 连接控制器 场效应管 电路切断 发射电路 技术要点 雷电检测 语音警报 自动断电 自动恢复 发射极 集电极 强电场 电阻 雷电 供电 检测 | ||
一种雷电预警自断自恢复插座的控制系统,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电源、控制器、雷电检测电路、发射电路、语音报警模块及继电器S,所述3DJ6场效应管MOS与二极管D2负极相连;所述可调电阻Pr与二极管D2负极相连;所述可调电阻Pr的负极与电源相连;所述二极管D2正极与三极管VT的基极相连;三极管VT2发射极与语音警报模块相连;所述电阻R1与发光二极管D1负极相连,二极管D1正极分别与三极管VT2集电极和控制器相连;所述雷电检测通过三极管VT2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继电器S使电路切断。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在打雷之前,通过检测空气中的雷电等强电场时迅速做出反应。也可通过定时器设置一定的时间,在自动断电后,设置时间到了可以自动恢复供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的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雷电预警自断自恢复插座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家用电器因为遭受雷击而损坏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在多雷区损失则更为严重。为了使人民群众的财产少受损失,所以,家用电器的防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防雷插座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压敏电阻或气体放电管这样的瞬变电压吸收器安装在输入线路之间,正常工作时它们的电阻近似无穷大。当电压高于阀值的时候,它们的电阻值会瞬间降低,将瞬变能量进行吸收或转移,从而达到保护用电设备的功效。但是当雷电来临时的瞬间高压超过了压敏电阻的承受能力时,插座上连接的用电器将会同这个插座一同损坏。
所以,现有防雷插座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1.雷电发生后响应,存在处理不及时等问题;
2.防雷措施不不显著,压敏电阻无法保证能够承受住一切过高的雷电电压,存在防雷能力局限等问题。
除此之外,现有的防电插座只具有自断功能,并不具备恢复供电的功能。现在冰箱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物品,当自动断电时,食物的保鲜、冷冻成为了一大难题,如何能够在自动断电一段时间内自动恢复供电成为了现在难题,这对于本领域来说,技术和创新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所以说这对我们是个机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雷电预警自断自恢复插座的控制系统,可实现在打雷之前,通过检测空气中的雷电等强电场时迅速做出反应。也可通过定时器设置一定的时间,在自动断电后,设置时间到了可以自动恢复供电。
本实用新型未解决的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雷电预警自断自恢复插座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控制器、定时器、雷电检测电路、语音电路及继电器S。所述雷电检测电路包括3DJ6场效应管MOS、二极管D2、可调电阻Pr、电阻R、发光二极管D1及三极管VT;所述3DJ6场效应管MOS的一端与二极管的D2的负极相连,所述3DJ6场效应管MOS的另一端通过三极管VT连接控制器;所述可调电阻Pr的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可调电阻Pr的另一端与电源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三极管VT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VT的发射极分别与电容C的一端和电源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的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正极相连,电阻R的另一端分别与语音电路、电容C的另一端和电源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三极管VT的集电极和控制器相连;所述电源的两端连接电容C的两端;控制器连接定时器,控制器连接继电器进行切断和接通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发射电路,所述控制器通过发射电路与手机相连。如此设置,便于用户了解插座的运行情况,知晓插座由于要发生雷电而切断,以便用户能够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射电路为WIFI模块。如此实现了控制器与用户手机的通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永杰;王金壅,未经郭永杰;王金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63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